随着6台机组相继停机,崔家营管理处水下探摸检修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由于洪峰给崔家营航电枢纽水下设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确保大坝主体和发电安全,管理处于2018年8月25日起,组织青岛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崔家营项目部资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水下地形探摸及摄像。

精心准备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水下探摸工作,崔家营管理处事前精心筹划,做足准备工作。8月25日,召开了施工前技术协调会,确定了作业方式,进行了安全交底。明确了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施工用具起吊方案、临时用电方案、水上作业用船方案、机组的调整配合方式等。通航水工部、运行部、维护部相互之间配合的职责范围。

不懈奋战 运行部为配合此次水下探摸,提前压低上游水位,留出足够的水位自然上升的空间,避免弃水。潜水员下水前,提前40分钟将机组调整为具备下水的条件,确保水的流态平稳,确保潜水员的人身安全。由于两台机组运行机组振动较大,运行人员将自动水头改为手动水头,向上调0.1m,待稳定后再向上调0.1m,直至手动水头上调0.5m机组振动减小。

圆满落幕 26日上午又根据水情临时调整了尾水渠探摸方案,因水量小,下游水位较低,船上不去,两名潜水员轮流潜水,每人每次潜水时间60-80分钟。为确保水下作业安全,在本次水下探摸过程中,采取了停四台、开两台、摸三台的方式,先#1、#2机组运行,#3、#4、#5、#6机组停机,依次探摸6台机组,掌握隐患点。

此次水下探摸不仅对机组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体检,使暴露的问题得以解决,机组稳定运行系数大大提高,而且有效的锻炼了检修队伍,提高了水下检修作业能力,避免了从“小隐患”变成“大故障”,更为今后的“水下检修”的运维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