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打造“数字枢纽”,助力精细化、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提档升级,崔家营管理处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八个一”工程,确保了枢纽基础信息网络基础架构全面建立,信息化建设初步完成。
2014年伊始,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的顺利完成,管理处迅速制定了实施枢纽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方案,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完成了调研论证、规划研究、需求分析、人员培训、组织构建、技术人员引进等工作,为实施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管理处坚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快速推进的原则,围绕信息化建设“八个一”工程,顺利完成了人才队伍构建、基础信息网络架构部署,信息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等工作,信息化建设成效日益显现。
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之初,管理处根据实际需求,组建了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引进了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并通过部门选拔、统一考试、集中培训的模式,组织了全处三十余名青年职工参加了系统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邀请了行业技术专家、理论学者开展了内容全面、实用性强的系列讲座。此外,结合建设进展,开展了应用指导等内部培训三十余次,一只技术过硬、业务全面、作风扎实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打通了一条高速稳定的信息公路。截止日前,枢纽敷设光缆9000多米,网线15000多米,信息端口480个,并完成综合楼、电厂、专家楼等8个建设物综合布线改造,覆盖使用用户180个,用户网络接入速率由30M提升到100M,办公内网速度由百兆提升到千兆并支持万兆传输,全厂网络覆盖率达到98%,网络故障率由每月三次以上下降至每年不到三次。高速便捷、安全稳定的信息高速公路全面打通。
部署了一个稳定安全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为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可靠的物理环境和服务运行环境,数据中心机房以B类数据中心为建设标准,投入使用服务器15台,千兆汇聚交换机4台,防火墙及相关网络安全设备12台,数据中心存储设备8台,USP、精密空调、动环监控等环境配套设施,充分保证了系统运行安全和数据共享安全。信息系统无障碍率达到98%,数据中心存储及共享比例达到60%。数据中心已有6大应用系统在线运行,并在这里实现安全的信息服务和数据资源共享。
集成了一个精准管控的监控系统。枢纽新建数字高清摄像头178个,其中鱼道摄像头3个,全景摄像头2个。信息监控实现了全方位全覆盖,有效监控覆盖面积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新建监控集中存储中心1个,监控存储容量达76.8万GB,可保证全厂摄像头存储1个多月高清录像。一套全方位、多层次、无死角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完成,为精准管理、智能安防提供了信息基础支撑。
构建了一个功能完善的指挥调度中心。为适应两地办公、远程调度需求,2016年管理处根据信息化规划部署,在武汉机关总部构建了一个管控全面、调度精准的远程指挥调度中心,通过运用数据集成、视频监控、调度模拟等行业先进技术,促使船闸、泄水闸、电站运营实现远程管控、异地调度。枢纽综合运营管理全面实现数据化、信息化。
搭建了一套运转高效的生产系统。2017年,崔家营管理处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试运行。生产管理系统是枢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设备管理为核心,覆盖生产计划、发电运行、消缺检修等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充分融入了现代管理理念,建成后极大优化了业务处理流程,进一步简化了管理审批手续,有效提高了枢纽生产运营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完善了一个反应灵敏的安全架构。管理处在推进数据集成分享、网络带宽提速、应用系统升级等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先后完成了网络安全部署、数据灾备中心、系统安全评级检测、国产密码应用推广等工作,构建了一个预警及时、风险可控、隐患可防、处置高效网络安全防控体系。
建立了一套精细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实现技术先进、管理精细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确保信息化应用规范标准、安全高效,管理处始终将信息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心机房管理制度》、《数据灾备管理制度》、《软件系统管理制度》等六大类20余项各类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信息化管理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