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上游来水量不利的情况下,崔家营航电枢纽电站单日发电量突破100万度,达到109.44万度,创本年新高,电站经济运行管理理念亦初显成效。
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经济协联曲线。近年来,由于南水北调进入实质调水阶段,崔家营航电枢纽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枢纽电站生产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为此,管理处积极主动作为,巧解发展难题,通过构建创新工作室,精准发力生产调度创新,先后确定了电站经济运行的创新发展理念,面对“靠天收”的电站生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机组设备开展了协联经济运行研究,在上游来水量低的情况下,确保水能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强化技术支撑,优化生产动态管理。为提高生产效率,崔家营管理处大力开展了枢纽信息化建设,结合生产实际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功能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了电站生产的巡视、监盘等日产管理,有效实现了电站运行管理动态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同时,及时与省电力调度中心做好沟通协作工作,合理调整负荷曲线,严格控制库区水位在62.65m~62.70m之间,充分利用±3%负荷空间等策略,抬高发电水头,提高水能利用率,优化电能质量,也有效促进库区防汛安全。
打造特色组织,加速青年职工成才。电站经济运行,人才是关键。但由于枢纽发展历城短,一线生产调度人员多为九零后的“小青年”。为了加速运行生产人员成长成才,崔家营管理处在电站生产部门组件了富有行业特色的青年突击队,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魅力班组评比等创优争先的特色组织活动,在青年职工中营造了必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此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发展战略,先后与富水、南河、白石窑等成熟电站开展技术人才交流,逐步为电站运行打造了一支“有活力、懂技术、善管理、勇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今年以来,崔家营航电枢纽电站累计发电7544.16万度,连续安全运行突破2360余天,有效实现了枢纽安全、经济效益持续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