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设生态长江湖北行,让精灵们回家”系列报道在湖北电视台热播,崔家营航电枢纽的生态鱼道系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许。作为湖北交通水域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崔家营管理处树立了典范,彰显了特色、更释放了生态红利。
近年来,为服务“生态湖北”建设,助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崔家营管理处确定了“四型枢纽”发展目标,将“绿色枢纽”上升为枢纽战略发展核心目标之一。管理处紧跟时代潮流,巧用现代科技,准确定位生态责任,让枢纽生态建设硕果累累。
理念的沿革,指引了一条生态发展路。崔家营管理处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枢纽生态建设,枢纽投运之初,管理处确定了“铸低碳航电,创绿色水运”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作为提升枢纽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随后,“魅力崔家营”上升为管理处文化品牌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枢纽健康发展的靓丽名片。去年,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管理处正式将“绿色枢纽”确定为战略核心目标之一,枢纽生态建设实现了由辅助定位上升为主要功能定位的跨越。理念的沿革,见证了崔家营管理处在生态建设之路上的探索和转变,如今生态、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入基层一线,“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保护汉水”成为职工工作生活的主题,一条生态康庄大道正在汉江之滨逐步建设形成。
科技的创新,点亮了一条生命洄游路。崔家营航电枢纽设置了汉江流域首座鱼道系统,鱼道总长度487.2米,平均坡度1/85,每年5~8月为各类水生物洄游产卵提供了生态通道。为了优化鱼道系统,崔家营管理处着力打造鱼道系统升级版,以枢纽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完善了鱼道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水下洄游生物的动态观察,也为枢纽生态投放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管理处进一步加强与水域生态专业机构协作,完善了鱼类洄游辅助引导系统,优化了水下照明设施,确保了鱼类洄游精准定位入口,洄游通道全部“点亮”。“我们不但服务汉江船舶,我们也服务汉江精灵。”电站调度部门的黄小强骄傲说道。
责任的定位,见证了一条生态丰收路。社会效益优先是崔家营管理处责任定位的原则,在服务汉江水运,推进电站生产发电的同时,管理处积极开展了各类生态保护举措。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于2012年5月建成投运, 仅2012年至2013年期间增殖放流了鲤鱼、草鱼、鳊鱼等九大类总数量超过了50万尾,有效促进了汉江生态平衡。此外,结合枢纽左岸滩涂沙化现象,管理处系统开展了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回填种植土13000立方米,种植了泡桐、马甲子、柳树等苗木57000余株,铺设了喷灌系统管道PPR给水管6840 米,治理沙地20万平方米,枢纽总体绿化面积达到35万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