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1日,崔家营管理处年发电1.02亿度,完成省经信委下达的全年4亿度目标的25.5%,电站连续无事故安全运行1987天,实现首季度“开门红”。
去年以来,受南水北调因素影响,崔家营航电枢纽上游来水量大幅减少,管理处及时开拓新思路,围绕深化改革主题,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经济运行新模式,深挖内潜多发电,节能降耗提升效益。
坚持安全第一,以安全促发电。安全是确保正常发电秩序的首要条件,管理处严格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安全、生产双重考核,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安全管理重心下移,积极发挥班组肌体细胞作用,创新班组安全日活动形式,班组间联合开展,打破专业界限;加强现场管理,切实开展班前安全交底会、班后总结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认真落实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危险源辨识与危险点预控措施。推行案例式教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让职工模拟置身其中,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精细运行台账记录管理,做到一事一记,不遗漏、不重复,全面掌握设备参数变化和生产行为动态;编制设备定期轮换或试验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行为,提高作业安全性和效率;大力开展生产环境整治,划分设备卫生区并每月检查考核,改善设备运行环境和作业环境;编制运行人员BI手册,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积极开展安全型、标准型等“六型”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保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狠抓设备维保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机组经济运行水平。及时把握机组首次B级检修机会,趁热打铁,春节之际召开专题总结会,为后续检修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制定检修质量标准,规范机组春季检修;编制了主轴密封检修、调速器检修、高压开关柜检修等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检修作业流程;严格标准化检修管理,实施质量、安全的全过程控制,狠抓检修质量验收环节,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坚持“大缺陷不过夜、小缺陷不过班”,全面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机组的带负荷能力,杜绝由于机组出现异常现象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弃水。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运行水平。根据运行人员结构特点,实行“老兵”带“新兵”的值长负责制,在谁值上谁负责,一旬一小考,每月一大考,以考促学、查缺补漏滚动式开展培训,通过教与学,全面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例行开展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通过每月一小演、每季一大演,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倡行节能降耗,提高发电效益。根据负荷曲线,合理确定机组运行台数,及时开停机,尽量提高机组负荷率、减少耗水率;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缩短机组并网操作时间、减少机组空载运转时间;对来水量做到准确预报、科学调度,及时加大发电量,腾出库容,减少或避免弃水;注重厂用电动机的选型和改造,更换LED节能照明灯,减少主变压器轻载运行时间,降低铁损和铜损,加强办公、生活用电电能计量考核,从而减少厂用电量,促进发电效益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