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铭刻铮铮步伐,见证铿锵足迹。2022年8月16日,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港口改革工作的相关部署,湖北港口崔家营航电枢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完成了从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的身份转变。一年来,崔家营公司在湖北港口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带着不忘枢纽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接续拼搏再攀高峰的决心,围绕稳生产、谋经营、抓落实、优管理,在紧扣大局、党建引领、服务社会和自身建设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主责主业稳中有“进”。从建设到运营,从事业单位改制转为企业,崔家营航电枢纽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枢纽安全生产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一如既往的抓好枢纽运营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枢纽电站累计为襄阳市输送清洁能源超60亿千瓦时,累计创造产值超21亿元;枢纽船闸累计通航3.58万艘,通航吨位886万吨,安全通航率100%,为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和汉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司成立一年来,累计发电3.8亿千瓦时,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2亿元,力争成为集团公司可靠、信赖、稳定的利润来源和支撑力量。
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积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调配,科学划分部门职责,为企业管理的高效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运转打下基础。坚持多点发力,不断深化合规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制定、修编综合、党建、安全、生产等各类制度37项,应急预案25项,以规范项目采购和合同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企业合规管理和依法治企各项举措,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业务布局多元并“举”。主动打破“等靠要”思想,从盘活枢纽现有优势资源入手,前瞻谋划公司业务多元化布局,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积极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沟通,谋求与唐城影视基地、华侨城等企业合作,着力打造党建学习教育基地、劳模疗休养基地、航电科研基地和汉水文化科普基地。一年来,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大型党建、工会活动承办组织工作,接待数百名高校学生研学参观,承接了其他电站运行人员专业培训,以低风险、见效果、见收益为指导原则,逐步构建“主业精、副业兴、企业活、效益好”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创新动能欣欣向“荣”。崔家营公司勇担湖北港口创新创效生力军重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着力点,推动科研工作突飞猛进。一年多来,崔家营公司奋力完成了桨叶位移系统研究和弧门锁定装置研发等4项科研项目攻关工作。目前,4个科研项目均已完成专利申报工作,其中有2项已获国家专利局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授权保护,还有2项也将于今年陆续授权,实现了枢纽运营以来的专利技术零突破。公司成功归集并实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160余万元,节省企业所得税30多万元,也为公司下阶段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迈出了坚实一步。
聚焦改革精准发“力”。积极克服参保“新机保”改企转制单位的诸多困难,努力争取上级政策,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协调推进职工社保、年金、医疗补缴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人员安置工作,有力保障了改制期间人员队伍思想稳定,稳固公司改革发展凝聚力、向心力。持续打造企业化人资管理机制,以人岗薪匹配、权责利对等为原则,以队伍更加精练,人才更加专业,工作更加高效为目标,大力实施“岗薪效”一体化项目,开展绩效合约书编制、实操培训,基本完成了的全新薪酬体系、绩效体系搭建工作。
品牌形象越擦越“亮”。为扭转改制初期职工思想保守、经验不足等问题,崔家营公司将党建品牌打造融入公司政治建设、生产经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工作,强化与市场竞争机制相匹配的思想和业务能力,打造“桥家声”“双融双创”“CJY党建先锋”三个各具特色的支部党建品牌,促进基层党建基础工作实现新提升,实现公司与员工共成长、共发展。2023年公司荣获了集团公司首批“示范基层党组织”和首届青年五四奖章。
宣传工作强劲发声。一年来,生产经营捷报频传,党群工作亮点纷呈,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公司积极对外宣传企业正能量和好声音,《五千余天忠诚守护,十三载润泽民生 ——崔家营航电枢纽连续安全运行刷新记录》《崔家营电站 单日发电量220万千瓦时,创枢纽历史新高!》《黎茂芳:扎根在崔家营生产一线的“老工匠”》等新闻稿件被湖北省政府网站、湖北日报、湖北交通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刊发,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下一步,崔家营公司将持续推进集团公司大力开展的“思想大解放、作风大提升、发展大突围”思想大讨论活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四个聚焦”,对标“六破六立”,在思想上率先破冰,在行动上带头突围,进一步自我加压、争先进位,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在奋力实现湖北港口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积极的崔家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