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省交通运输厅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政策倾斜、对口帮扶”方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老区情,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把大别山试验区作为交通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一、攻坚突破,试验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大别山试验区公路总里程达27598公里,公路网密度17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密度122公里/百平方公里。以高速公路骨架网、国省道快速干线网、农村公路网、低碳水运网、农村客货运输网、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等6网为重点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建成580公里高速公路骨架网。武英高速、麻武高速、大广北高速建成通车,黄鄂高速全线桥梁、路基土石方、涵洞、通道已基本完成,试验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
——建成“周边广辐射、城乡全覆盖、衔接大交通、快速集疏运”的国省道快速干线网。建成国省干线公路2257公里,458公里大别山红色旅游路贯穿黄冈大别山腹地,联通沿线红色遗迹、绿色生态、禅宗文化三大旅游区的38个景点景区以及23个乡镇,惠及230多万人民群众。
——建成通村达镇、村村相连的农村公路网。不断优化农村公路网络,倾力打造惠民便民的新农村交通网,把着力点放在试验区通组公路建设、断头路的连通及与国省干线公路联网配套上来,努力破除交通瓶颈,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车的目标,有效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建成高效节能的低碳水运网。加快沿线港口的集疏运通道建设,促进港区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全面支持试验区港航建设,黄冈国盛综合码头、武穴件杂货码头、武汉新港唐家渡港区楚江物流综合码头建设完成,黄梅小池港区滨江综合码头、黄冈临港新城综合码头等加快推进,武汉新港团风港区罗霍洲作业区一期工程、龙感湖区费湾综合码头、蕲河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建成城乡一体,候车亭、客运站、物流园广泛覆盖的农村客货运输网。因地制宜地推行区域经营、公交化经营等多种农村客运经营模式,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速推动农村物流发展,以农村五级客运站为依托,新改、扩建为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发挥交通物流节点功能武穴客运站、罗田大别山客运中心、红安客运站、龙感湖客运站、黄冈楚江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
——建成铁、水、公、空紧密衔接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路网布局得到明显优化,形成了从行政村到乡镇、从乡镇到高速公路“1小时交通圈”,从试验区到武汉、九江、合肥等“5小时交通圈”,省内通达、省际联动不断加强。
二、真抓实干,试验区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在规划编制中对大别山试验区予以倾斜支持。在编制《湖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2013年编制了《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公路规划》。将37个、4644公里国省干线项目纳入国家扶贫规划,咸通高速通山段、嘉鱼至通山高速、通城至界上高速以及4个水上项目纳入省规划。
——坚持合力共建,在政策资金上对大别山试验区予以倾斜支持。坚持部省合作,“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交通部支持,对大别山试验区增加补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村公路补助标准提高到20万元,补助标准时其他县市2倍以上,2013年,完成大别山试验区交通建设投资54.7亿元,落实到位补助资金10.8亿元;坚持厅市共建,围绕与黄冈市政府签订的《加快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对试验区交通专项规划、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客运、创新交通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行明确规定,并确立了合作推进工作机制。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项目安排上对大别山予以倾斜支持。加大公路新建改造力度,促进路网提档升级,在“十二五”期重点项目投资上予以支持。对试验区扶贫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成立扶贫工作专班,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督办,厅领导蹲点帮扶红安县、大悟县,驻点调研,以点带面,指导试验区交通扶贫工作。
三、再添措施,将大别山试验区打造成为国家扶贫开发示范区。
——进一步完善规划,全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国家扶贫开发典型示范区。把大别山试验区交通运输发展与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综合交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将试验区发展成为承东启西、连南纳北的省际交通枢纽。将试验区交通发展与武汉、黄冈、孝感、随州等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推动大别山试验区长远规划,结合区位、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国家扶贫开发典型示范区。
——进一步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按照鄂东沿江城镇带暨临江四城发展规划,推动黄梅小池、武穴田镇、蕲春蕲州、浠水散花等由镇向城迈进,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示范线、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启动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多层次、多层面的试点。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相结合,依托红色、绿色资源,支持武汉后花园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为试验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为把革命老区建设成为湖北门户夯实交通保障。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在交通网络基本构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和田间生产通道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支持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协调和督办力度,会同地方政府及项目业主合理推进麻竹高速黄冈段、武汉城市圈环线、麻阳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支持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将黄标线蕲春清水河至干鱼咀段、318国道英山县城区段改建工程等311公里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和239公里国省道大修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统筹红安新型产业园至阳逻深水港快速通道,根据路网衔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