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突出政府主体构建农村公路目标责任体系,建立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长效机制。

白杨坪乡鲁熊路修起百米桩。

谷城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夯实安保防撞墙。

恩施市方家坝望城坡水泥防撞墙。

宜昌巴东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随州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驻湖北首席记者 石斌 记者 高斌 潘庆芳 文/图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中部湖网密集,四角群山环绕,公路线形复杂,临崖、临水、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众多,存在大量安全隐患。2012年,全省共计投入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资金逾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约1万公里,有效改善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行车条件。

  “十一五”以来,在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湖北省农村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近20万公里。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兄弟安全意识不足、驾驶技能较差、车辆状况不佳,加之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服务水平,“让安全走在事故发生前”,从2012年开始,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农村公路上组织实施了以“消除隐患、珍惜生命”为主题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大会战,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县、乡、村道安保工程建设任务。

一道防撞墙挽救多人生命

  “你看,防撞墙上的撞痕还很清晰。前不久,一辆载着7名乘客的面包车,刚转过前面那道急弯就撞到这堵防撞墙上,如果没有它,很可能发生又一起车毁人亡的悲剧。”近日,在海拔1400多米的茅(坝槽)龙(潭坝)公路石门坎路段,恩施州白果乡公路服务中心主任杨顺良指着公路右侧的防撞墙说。全长16公里的茅龙公路,沿途大多山高坡陡。去年,当地交通部门为这条公路配套建设了多处防撞墙、警示桩、钢护栏等安全设施。

  在白果乡的乌油公路九拐子段,一道道钢护栏依路而建,就像一条条自天而降的玉带。

  去年,白果乡在乡村公路险要地段配套建设的安保工程总长度超过8公里,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墙垛式防撞墙1715米、片石混凝土结构防护墩560米、波形钢护栏2108米、警示桩2400米、标志牌95块。

  去年,恩施州启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全州完成安保工程933.5公里,为年度计划的103.3%。其中,防撞墙150公里,警示墩16000余个,波形钢护栏120公里,反光凸镜1600个,减速板430处,警示标牌2100块,警示桩210公里。其他安保设施3040米。坠崖、坠河事故率同比下降35%,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12年,湖北省共计投入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资金逾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约1万公里,有效改善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行车条件。

  “农村的路越修越好,出行越来越便利,但交通事故也多起来了。”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蒋惠园提出,农村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作为交通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蒋惠园说,目前,农村交通事故已占全国全部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半数以上。事故多发因素很多,如农村公路上,无证驾驶、酒后驾车多,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不到位,很多公路没有交通标志和防护栏;很多农村公路建设后,没有定期养护,路况不好。蒋惠园建议,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农民的安全防护意识;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建设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立起适合农村公路的管养体系,延长公路生命周期,让农民出行更安全。

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亟待消除

  截至2012年年底,湖北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9.94万公里,其中县道2.01万公里,乡道6.38万公里,村道11.55万公里。农村公路大发展,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与此同时,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2003年以来,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有54%发生在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农村公路安保状况较差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全省农村公路需要建设安保设施的路段共47889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4.02%,其中特别危险路段18251公里。许多临崖、临水等高危路段,没有建设必要的防护栏、防护墩、防护墙等安全防护设施;急弯、陡坡、窄桥、村庄、学校、交叉路口等路段,缺少必要的交通安全标志;乡间的“丁”字路口、行人与公路交汇处等地,几乎没有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这些都给农村公路交通埋下了安全隐患。

  据统计,“十一五”全省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30多亿元,其中投入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资金仅占0.2%。面对农村公路安保需求巨大与安保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有的地方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没有积极想办法筹集资金。另外,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在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方案不全面、处治方案不合理、防护不适当、技术标准不健全等技术问题。

  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严重不足、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引起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湖北省政府启动了以“消除隐患、珍惜生命”为主题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大会战。截至12月底,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61881.56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10525.05公里,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介绍,按照部署,近三年内,湖北省要完成5万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其中,特别危险路段有1.8万公里。湖北省将全面建设临崖、临水高危路段的防护栏、防护墩、防护墙等设施,在急弯、陡坡、窄桥、村庄、学校、交叉路口等路段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标志,在乡间的“丁”字路口、行人与公路交会处等地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政府主导打好农村公路安保战

  开展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大会战,政府主导是关键。湖北省突出政府这一主体构建农村公路目标责任体系,着力做到“三个明确”。

  明确责任主体。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责任主体。责任主体的落实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资金筹集和组织实施奠定了基础。

  明确目标任务。以“政府主导,部门监督”为原则,县、乡、村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同时,各级政府层层成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召开碰头会,确保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明确考核标准。各级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牵头、联合巡查、定期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兑现”的考核体系。部分地市、县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畴,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并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

“三部曲”有效破解筹资难题

  赚钱人人都会一点,要谈生意经,湖北人比较在行。历史上,湖北是“九省通衢”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造就了湖北人敢想敢做的性格特征,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当其他省还在为资金问题一筹莫展时,湖北省已经在安保资金方面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伸手要钱”,这是湖北省筹集资金的第一部曲。向交通运输部和省里争取资金。2012年,省厅分三批下达16200万元部省资金计划。其中,及时分解下达部3100万元资金计划;另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照每公里1万元的补助标准,下达13100万元省资金计划。

  向地方政府争取支持。例如神农架林区在2011年开展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大会战中,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举债1178万元支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该资金相当于林区财政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十分之一。 

  “用优势生钱”比“伸手要钱”高了一层境界。湖北省恩施州是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地区,十堰、黄冈等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红安、大悟、阳新等则属于著名革命老区,在这些地区,可以积极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促进安保工程配套实施。

  在实施安保工程的同时,各地也有其它公路建养工程,如新建、改建、大修等,都有对应的建养资金。单独申请安保资金,必然经过层层审核,耗时久不说,还耽误工程进度。湖北省充分利用各种建养资金,将安保工程与建养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既确保了安保资金,也缩短了工期,使公路司乘人员可以更早地享受到安保工程提供的保护。 

  “巧为无米之炊”,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现象,靠的是思路和创意。神农架林区通过“土地开发与安保建设相结合、景区开发与安保建设相结合、水利开放与安保建设相结合”等方式,引导企业在资源开发中主动投资进行安保工程配套建设。恩施州拟定效益清单,详细列举实施安保工程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助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带资、垫资建设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用于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 

  这些方法都有效解决了安保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村路安保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

  治理公路安全隐患不仅仅是增设一些安保设施,制度管理才是主基调。

  近年来,湖北省建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养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责任主体、机构、资金“三落实”,确保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即有管、建即有养”,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强化“三个”结合,确保稳步实施。一是与新改建工程相结合。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凡新建、改建的农村公路,没有修建安保设施的,不得验收和投入运行。二是与大中修工程相结合。在农村公路实施路面改造的同时,积极完善防护、交安、排水等配套设施,提高公路整体抗灾能力和行车安全能力。三是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全省农村公路重点危险路段项目库,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进行整治,优先完成山岭重丘临崖、急弯、陡坡等高危路段的安保设施建设。

  严把“四个”关口,确保实施质量。一是严把计划关。按照线路的重要程度、交通流量大小、危险性程度,分轻重缓急,排出先后次序,逐年实施。同时,提高计划执行力,确保实施一段,安全一段。二是严把设计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设计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设置的形式、位置等进行多方案比选,不搞面子工程。同时将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相结合,打造“人性化工程”和“环保工程”。三是严把施工监督关。加强对安保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工艺的管理,加强队伍、材料、设备的源头控制,突出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监督,杜绝“豆腐渣”工程。四是严把工程验收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完工后,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工程验收,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确保质量合格。没有通过验收的不支付尾款,责成整改到位。

  为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初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同时启动了全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大会战,并制定了《湖北省农村安保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湖北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指南(试行)》和《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意见》,明确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实施步骤,规范了农村安保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质量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扎实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