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不负新使命,追求新作为。连日来,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管理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牢记“利用清洁能源,营造绿色环境,服务智慧城市”的使命,切实保护好汉江“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尤为重要的责任担当,紧跟湖北交通水环境与资源发展战略,勇当新时代治水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交通人的新贡献。
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管理处制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航电枢纽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在通航、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积极发挥在探索生态鱼道管理、生态水域监管、水生态研究和梯级联合调度方面的战略定位,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强度和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水资源与环境建设布局,创新城市、汉江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理念、思路和技术,以实际行动构筑交通枢纽服务发展、奉献社会的百年工程。
为保护汉江生态环境,崔家营管理处坚持连续多年投放鱼苗,通过持续性投放增加鱼类种群和数量,维护汉江流域鱼类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航电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0月25日,在襄阳市公证处和海事局的见证下,鳊、鲢、鳙等20余万尾土著和珍稀鱼苗在崔家营航电枢纽库区江边被缓慢放流到汉江中,实现了“以鱼养水”、“以鱼保水”的生态目标。据介绍,他们已连续七年在汉江增殖放流近百万尾。
近日,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组,专程调研了崔家营管理处鱼类增殖站,对历年来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工作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汉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土著鱼类比例明显上升,鱼群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近日,因受连续降雨影响,汉江水位猛涨,水葫芦顺流而下,堆积在汉江崔家营闸坝处的河面上,密密麻麻,航电枢纽遭遇“城下之围”。“水葫芦这种植物生长快,危害大,不仅污染水质、堵塞航道,也给电站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崔家营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尹武东说。为防治污染、打造平安枢纽;守护碧水东流,保证电站安全运行,达到“航运、发电、灌溉、水清、岸绿、生态”的安全治理目标,崔家营管理处组织专业人员对汉江上的水葫芦进行人工打捞和机械处理。工人们驾船将水葫芦聚集在一起,然后推向岸边,在岸边作业的挖掘机将水葫芦捞至大卡车上,运至地方电厂作为发电原料,有效实现了环保、经济效益双丰收。河道水面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水质得到很大提升。
此次水葫芦的打捞清理,不仅保障了汉江航道安全畅通、恢复了汉江生态景观,也增强了崔家营人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职工的团队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为还原“母亲河”清洁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积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山我与共,绿水润荆楚。在生态文明这条大道上,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为推进汉江绿色航电和生态环保建设的“美丽中国”锐意进取,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