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 何光中
嘉宾职务: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时  间: 2017-01-19 15:14
地  点: 省新闻发布会
内容摘要
1月19日,2017年湖北“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洪山礼堂举行。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及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通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何光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在新闻发布会上,何光中表示,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积极服务群众出行 ,时时、处处、事事体现服务民生。


 

 交通运输灾后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


主持人:2016年的交通运输灾毁情况如何,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何光中:自2016年6月18日以来,“98+”的严重汛情灾情,给我省交通运输造成巨大损失。全省公路水路累计灾毁损失75.4亿元,因灾造成交通中断2928处,桥梁损毁1893座;汉江等航道及维护设施冲毁严重,港口码头不同程度受损,80%以上的渡口被淹,共计2346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累计投入抗灾保通人员9.9万人次、机械设备2.8万台班、运输车辆7923辆、海巡艇2837艘次、社会船舶54艘次,出色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付的任务。
按省政府灾后重建工作部署,省交通运输厅聚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截至12月31日,已完成投资143亿元,占计划的45.8%,全面实现第二阶段“畅通出行”目标任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科学谋划制定方案。编制了《湖北省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五个提升”(提升交通通畅能力、应急抗灾标准、安全保障质量、生态环保意识、优质服务水平),实现“三个阶段目标”。即,2016年9月底以前,完成应急抢通任务,保证人民群众出行基本要求;春节前后,完成路基及防护、涵洞、排水工程等基础性修复,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畅通出行。前两项任务目前已完成;2017年上半年,全面完成灾毁路段路面建设、桥梁建设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快捷出行。二是多方筹集资金,争取交通运输部拨付10亿元用于我省交通灾后恢复重建。三是高质量推进恢复重建。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专项技术方案,出台公路水毁防治与重建工作指导意见、农村公路水毁修复技术指导意见、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重建设计方案、将军路重建设计方案等。同时,省交通运输厅还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派驻督导组、工作组等方式,加大对灾后重建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省厅16个督导组、80余名干部多次深入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第一现场督导。四是继续强力推动交通灾后恢复重建“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效,确保6月底前完成既定任务,实现“便捷出行”的目标。

2017年将加大农村公路安防保障力度


主持人:交通运输部门将如何保障我省农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

 何光中:经过几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我省农村公路取得了长足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实现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跃升,全省公路总里程位居全国第三,达到25万余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达到23万余公里。但由于我省农村公路发展起步较早,早期修建的农村公路由于资金投入少,确实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特别是面对“98+”洪涝灾害,对我省普通公路造成了巨大损毁,暴露出我省普通公路,特别是早期修建的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防护实施不足、抗灾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我省将从2017年起启动实施“455”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即:用4年时间,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联动机制及责任体系,省级财政投入50亿元,基本完成国省道、县道、乡道及通客运班车村道的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其中:2017—2018年,全面完成现有普通国省道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完成县、乡、村道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事故多发等特别危险路段公路安防工程建设;2019—2020年,完成所有县道、乡道及通客运班车村道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实现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路网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六大举措为2017年春运保驾护航


主持人: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门有哪些便民措施?

 何光中:春运期间,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将采取六大措施:一是提供精准信息服务。除传统广播、微博、微信等渠道外,我厅还利用湖北高速ETC微信公众号“湖北e出行”平台,增加春运版块,加大对天气、路况、出行指引和查询信息的推送,引导旅客合理安排、错峰出行。目前关注用户已达23万。与高德地图加强战略合作,在春运出行信息公众服务、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保障。
二是拓宽购票渠道。武汉铁路:在春运期间增加售票窗口,延长预售期,延长售票时间,增加自助售票设备。在所有自动售取票机加装学生读卡器,增加售取学生票功能。对企业务工人员,提前优先办理团体往返票,在加开客车始发站专售窗口,受理零散务工人员购买车票。公路客运:全省17个市州134家客运站已实行联网售票,省内二级以上客运站已全部实行联网售票,旅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自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购买车票。针对重点群体,在务工人员和大专院校集中的地区,协调客运企业开行务工人员和学生包车,并提供上门送票、预定团体票和往返票等特色服务。
三是组织志愿者开展“暖冬行动”和服务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活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做好春运旅客服务工作。全省各地相继启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在火车站、机场、地铁、客运站、港口码头、高速服务区等交通枢纽设立872个志愿服务站点,招募近万名青年志愿者,围绕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提供温馨服务。 
四是关爱特殊群体。火车站、客运站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孕妇、残疾旅客设置爱心通道和专门服务台,设置无障碍购票窗口,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 
五是在火车站、汽车站、渡口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为旅客提供乘车引导、问询答疑、秩序维护、应急救护等服务。铁路部门在各大车站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服务,如武昌站“580”(我帮您)服务台、武汉站“五心”服务台,汉口站“心连心”服务台、武汉客运段“凤舞楚天”服务品牌等。客运站增设了服务台和流动岗,方便旅客问询,维护秩序环境。 
六是延长道路客运、城市公交收班时间。武汉市实现在运输时间、人员、车次上的对接,增开了夜行公交、通宵公交、“直通客车”等快捷运输通道,延长公共交通收班时间,与机场、铁路对接的轨道交通在部分高峰时段将发班结束时间推迟,满足火车站、飞机场到达旅客的中转需求。宜昌客运中心站将至县市区的班车延长至21:10分收班,公交集团延长宜昌东站区域公交收班时间,开通1路公交车对接晚间到达旅客,宜昌交运集团投入7台机场巴士,安排6台机场巴士应急。襄阳市准备公交应急运力150台,重点保障火车站、机场及汽车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的旅客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