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 宾: 刘立生 嘉宾职务: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 时 间: 2017-08-23 10:00 地 点: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内容摘要: “航运能力提升工程”,以及“普通公路和安防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重点工程中的其中两项。8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省航运能力提升工程和普通公路及安防工程建设的思路举措。 |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张修富: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聚焦的主题是:湖北"航运能力提升工程",以及"普通公路和安防工程"。
很高兴,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省交通运输厅新闻发言人刘立生同志,请他介绍全省航运能力提升工程和普通公路及安防工程建设的思路举措,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下面,请立生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刘立生: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宣传!
根据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受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光中同志的委托,今天,我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就近年来我省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结合航运能力提升工程、普通公路及安防工程向大家作一个介绍,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湖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现状,多宣传交通工作,多支持交通发展,同时也借此机会,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和社会各界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激励全省交通运输干部职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一、关于航运能力提升工程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新港时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为湖北水运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十三五",围绕初步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目标,我厅抢抓国家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补齐水运短板、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全面提升我省航运能力及服务水平。
"十三五"第一年(2016年),全省共完成港航建设投资66.5亿元,超年度计划(50亿元)33%,新增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110公里,超过全国其他区域新增高等级航道总里程的20%。2017年上半年,全省已完成港航建设投资48.59亿元,其中航道建设完成11.37亿元,同期比为279.36%。这两组数据都充分展示了我厅在"十三五"投资重心上的调整和对航运能力提升的重视。
(一)全面推进我省航道建设联网升级,发挥长汉江黄金水道航运能力
一是着力发掘长江航运能力。加快推进长江"645"工程进度,目前该工程的首个代表项目--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工可已于2017年5月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初步设计于7月通过部专家评审。标志着长江"645"工程正式进入落实阶段,也为部分项目年内开工提供关键支撑,万吨轮常年直达武汉的设想已逐渐成型。
二是加快推进汉江梯级开发。目前汉江梯级开发中在建的五级枢纽汇总,由我厅主持建设的雅口枢纽工程,施工进度名列前茅。截至7月底,主体工程基坑开挖,形象进度达到45%,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33.5亿元的18%,为2020年汉江提升为千吨级航道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完善集装箱铁水联运体系,提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集聚能力
一是继续发展壮大枢纽港口。推动仙桃港正式开港,并支持开通了仙桃港至阳逻港的集装箱支线班轮航线,为武汉新港提供有力"喂给"。目前武汉港核心港区阳逻港一直保持着长江南京以上最大的内河单体集装箱港地位。2016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3.3万标箱,同比增长6.68%,2017年上半年已完成62.5万标箱,同比增长19.3%。
二是重点培育铁水联运航线。新开通上海-武汉-兰州铁水联运班列,继续巩固江海直达航线、泸汉台集装箱快班航线、武汉-东盟试验航线。江海直达航线已实现天天班运输,成为长江干线颇具特色的运输品牌,武汉-东盟试验航线成为了中西部地区与东盟开展经贸往来的重要运输通道。
三是加快建设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武汉市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的代表项目--阳逻港区集装箱铁水联运(电厂)货运枢纽项目推进顺利,2017年上半年完成投资4亿元,占总投资估算的51.3%(7.8亿元)。黄石棋盘洲港铁水联运申请成为国家多式联运培育项目,目前一期工程陆域形成及道路堆场工程已交工验收,南铁路新港支线计划9月底正式开通,将实现全省首屈一指的港区-铁路无缝对接模式。
四是做大做强武汉航运交易所。进一步夯实完善航运交易所功能,与湖北省大悟、武穴、建始、麻城等地方政府协作,建设4个船员招募基地,出台《推动进场交易构建航运指数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今年1-6月份航运交易所业务量快速增长,实现交易额17.58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20亿元的87.9%。
(三)融入长江黄金水道的开放开发,加强航道、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按照"深长江、畅汉江、通清江、连支流"的原则,加快建设"一主三江一网四支"长江中游高等级航道体系,为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向纵深发展提供条件,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下半年以及未来3年,我厅将加快武汉至宜昌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汉江及支流方面,积极做好协调督办工作,加快推进五级枢纽工作进展,力争尽快开工建设、2020年前建成运营;加快推进丹江口大坝升船机及王甫洲枢纽船闸二期改造工程的实施,尽早实现汉江河口至丹江口1000吨级航道的规划目标;通过"一网"(江汉平原航道网)和"四支"(长江三峡库区支流、鄂东长江支流、鄂西北汉江支流、清江支流)航道建设,加快形成内畅外联、干支直达的航道网络体系。
二是继续加快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形成"铁水公空管"互联互通的武汉新港、宜昌港、荆州港、黄石港、襄阳港"一核心四枢纽"港口集群,构建"铁水公空管"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以武汉阳逻、白浒山、鄂州三江等重点港区为依托,打造港口物流基地,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为区域性集装箱和大宗散货的枢纽港口;以三峡枢纽港建设为依托,打造以临港工业物流为核心的三峡枢纽港中心港区,形成服务翻坝运输和游客集散的三峡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重点建设荆州港郝穴港区、黄石港棋盘洲港区、襄阳港小河港区等项目,完善集疏运通道建设,突出"一港双园"发展模式,实现港城互动;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推动港口、临港产业园和物流园一体发展的"一港双园"驱动模式,推动港口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二、关于普通公路及安防工程
"十三五"以来,我省交通公路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和支撑"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积极推进实施"两圈一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一元多层次等战略规划,按照"当好发展先行官,建设祖国立交桥"的总体要求,坚持"建养管并重"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五个交通",积极推进国省干线断头路、瓶颈路、出口路等公路提等升级,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量发展,基本形成了"衔接中部、辐射全国、畅安舒美"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形成"深度通达、结构优化、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
截至7月底,全省普通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26亿元,占年度目标(340亿元)的75.1%;完成一级公路252公里,占年度目标(400公里)的63%;完成二级公路744公里,占年度目标(800公里)的93%;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268公里,占年度目标(10000公里)的82.68%。
(一)继续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十三五"规划及项目库要求,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关于前期工作审查审批改革有关要求,主动适应,紧扣前期工作时间节点,力争实现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按照"项目开工年"要求,集中开工了一批"十三五"国省道建设项目,大力推进一批以G347荆门东桥至子陵段、G346大悟县河口至城关段等为重点的国省道续建项目实施,全面推进年度建设项目实施。
二是坚持示范引领,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2015年底,我省实现了村村通客车,为巩固"四好农村路"发展成果,我们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线、示范县的创建,评选表彰了竹山、黄州、神农架、钟祥等6个县市区为2016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给每个县400万元的奖励。与此同时,推荐的竹山、黄州2个县区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各将获得2000万元的奖励,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全力完成普通公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交通灾后恢复重建三阶段目标,全力实施建设百条示范路、重建千座连心桥、改建万里扶贫路的"百千万工程"。截至6月底,建成百条示范路104条,千座连心桥1336座,万里扶贫路2.52万公里,保障人民群众快捷出行,省交通运输厅被评为精准扶贫工作优秀单位。
四是加强筹融资保障。各级交通部门逐步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融资"的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加大部省资金筹措力度,2017年,我省已争取交通运输部车购税投资普通公路69亿元,积极争取省政府、财政部门支持省级债券资金50亿元用于普通公路,积极推广PPP融资模式,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普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加强项目进度督办、强化精准督办。采取分组督办方式加强建设项目进度和质量督办,省厅和省公路局成立7个督导服务组,由领导带队采取分片包干的督导方式进行督办和协调服务,精准督办普通公路建设瓶颈路段及进度滞后项目,采取一对一交办、面对面约谈等方式,全面加强滞后项目的督办,强化进度统计和通报。
(二)加快"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步伐,筑牢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护身符"
为全面提升我省公路安全服务保障水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即用4年时间,建立省、市、县、乡(镇)、村5级联动机制及责任体系,省级财政投入45亿元,基本完成全省国省道、县道、乡道及通客运班车村道共计8万公里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着力构建和谐平安交通,努力建设"平安湖北"。
按照省政府总体部署,我厅成立了由厅长挂帅的公路安防"455"工程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了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并及时进行专题部署,全省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和高位推进。截至8月5日,全省共计完成公路安防工程建设17374.33公里,占计划里程的77.78%。其中:完成国省道安防工程建设3001.25公里,占计划里程(5088.767公里)的58.98%;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14373.08公里,占计划里程(17248.388公里)的83.33%。
一是全面建立项目库。按照"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动态排查"的方针,组织对辖区乡道以上公路及通客运班车村道特别危险路段进行了摸查,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覆盖,不漏一个隐患路段,不漏一处隐患点,全面摸清了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数量和分布情况,建立、完善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隐患基础数据库和项目库。
二是强化技术指导。针对湖北高山峡谷区、平原湖区、低山丘陵区等不同地形特点,我厅委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编制了《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技术手册》,分9个片区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对各地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效率。支持各地开展试点示范,每个市(州)推出1-2个公路安防工程示范县,并及时总结推广运用。
三是加强资金筹措。积极争取部省资金支持,全省已争取部补助资金8.58亿元,首批12亿元省补助资金已下达。同时,我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拟定了《湖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安防工程省级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补助标准、拨款程序和监管责任。
四是加强进度管控。厅对各市州信息进行汇总统计,根据完成目标占比对17个市州进行排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对进度较慢的市州进行电话督办,对进度最慢、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市州开展督查,确保生命防护"455"工程按计划有效推进,全省范围内掀起了"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的建设热潮。
据省公安厅8月初通报,今年以来,我省新建的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已预防83起有可能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挽救181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条条护栏,一块块标牌,一道道标线……是一路畅通的风景,更是湖北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护身符"。
各位记者朋友,按照"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我省交通运输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社会各界关注度高、安全监管压力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