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色碧波荡漾,增殖放流航电枢纽。10月25日,在襄阳市公证处和海事局的见证下,鳊、鲢、鳙等20余万尾土著和珍稀鱼苗在崔家营航电枢纽库区江边被缓慢放流到汉江中。
绿色枢纽,人人参与。汉江崔家营将“绿色枢纽”作为交通航电发展愿景,在推进航电枢纽生态环境进程中坚持文明管理、文明建设,着力奉献清洁能源,促进航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多年来,崔家营管理处将生态平衡参与到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中。实现“以鱼养水”、“以鱼保水”的生态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
绿色枢纽,重在坚持。打造“绿色枢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中,崔家营管理处坚持连续多年投放鱼苗,通过持续性投放增加鱼类种群和数量,维护汉江流域鱼类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航电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崔家营管理处连续多年来累计投放鱼苗100多万尾。
绿色枢纽,交通责任。为了更好地打造“绿色枢纽”,更加有力地履行湖北交通社会责任,崔家营管理处将鱼类放流活动进一步往前推进,筹建专业增殖站,实行闭环管理,为生态保护做出更大贡献。投资建设了专业鱼类增殖放流站,自己培育鱼苗,定期开展放流。
保护汉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崔家营人的职责所在。多年来,崔家营管理处持续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对汉江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6月,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组,专程调研了崔家营管理处鱼类增殖站,对历年来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工作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多年努力,汉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土著鱼类比例明显上升,鱼群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崔家营管理处将继续为促进航电枢纽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注:
1.“增殖放流”是何时确定的?
2015年,农业部确定每年定期为河流增殖放流。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什么是人工增殖放流?
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