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住汉水洗天青,物华又与岁华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航电行业发展和改革砥砺前行、团结奋进。国家的伟大,莫过于以改革和奋斗成就逐梦传奇;交通人的荣光,莫过于用奉献和努力见证时代变迁。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崔家营航电枢纽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瞄准“六个翻番”的生产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通航运输为核心,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着力推进“四个枢纽”,打牢发展大底盘,建设祖国立交桥,全力推进航电枢纽服务发展水平中树起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丰碑。

水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为保障能源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全处干部职工着力在理念上求唯贤是用,在生产上求绿色航电,在风气上求干净清爽,在改革上求力量重塑,在发展上求创新图强,在宗旨上求初心不变,逐渐成长为“政治坚定、敢于担当、保障有力、服务细致”的交通铁军。

“完成发电量0.33亿千瓦时,设备运行正常,9月18日8时40分,在崔家营航电枢纽总装机9万千瓦发电站中控室,电站班值长田野眼睛一刻不离监视屏,认真做好当值记录。

看着“共产党员服务队”成员连日在烈日下清污还汉江水清岸绿,当地老百姓由衷地赞叹: “真是多亏了交通航电人啊”!

近年来,崔家营航电枢纽作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按照“铸绿色航电树百年丰碑”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利用航电枢纽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在通航、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积极发挥在探索生态鱼道管理、生态水域监管、水生态研究和梯级联合调度方面作用,服务汉江生态经济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构筑交通枢纽服务发展、奉献社会。通过深化政企合作,主动服务重点工程,高效服务清洁能源项目,助力地方实现现代化生态型卫生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地方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崔家营管理处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赛罕坝林场建设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批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在科技创新上,坚持“科技领先”的理念,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生产设备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技术改进和技术革新。

在增殖放流保护汉江生态上,共投放鱼类10余种,数量达12万尾。崔家营航电枢纽建成国内大江大河首个生态环保工程——鱼道,为汉江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上下洄游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生物增殖放养,保护了库区鱼类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在打造低碳航电管理上,充分发挥水电“绿色”能源优势,不断提升船闸通航和电站运行效率,弘扬低碳生省事,倡导节能减排,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航电枢纽。

大力开展践行“精细化管理”,聚集主业、创新发展,不断激化枢纽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生产经营上台阶,走出了一条具有崔家营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精细化管理之路。

2017年,崔家营航电枢纽累计安全通航3108天,通航通航吨位47777吨,历年累计通航船舶31982艘,过闸总吨位达6324572吨;电站累计发电33.7亿度,安全运行2890天;超额完成年度指标45.24个百分点。魅力崔家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生动事例为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做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