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工匠精神,重在精神,精益求精;重在品质,以质取胜;重在创新,坚守价值。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将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打响湖北制造品牌。“工匠精神”作为十大流行语出现在《咬文嚼字》杂志上,于是,一夜之间,似乎所有匠人都有了精神指引,不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自己干的活儿,能显出精气神呢!
其实,工匠精神不单是对匠人而言的,它是对每个劳动者的要求。它是在生产劳动中踏踏实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可贵精神。纵观历史,工匠精神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从建筑、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到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文明,无不闪烁着工匠精神的光芒。
“在崔家营航电枢纽工作的10年间,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在岗位应当发挥螺丝钉精神,我深感我应当用专注、敬业、奉献浇筑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每一天,每一小时。”当被问及为何能10年如一日保持工作上的满勤且连续多年获得先进表彰时,崔家营航电枢纽运行部部长黎茂芳如是说。
众所周知,电力生产是相对艰苦的岗位,电厂车间高温炙热、磁场辐射大,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不说,劳动强度也很大、生产技术性强,对生产作业人员操作质量要求高。首先,来说一说强壮身体。为什么说运行工身体好呢?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是电厂的生产根本,作为现场第一安全责任人,运行工肩负着第一道安全防护网的守护工作,从两票的安措执行,到设备运行监视,再到应急事故处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为了实现安全零风险,我们每天巡视检查设备所走的路程达15公里,每年约5500公里,这相当于用步行丈量了汉江3个多的长度!大家说运行工的身体怎么样?那必须是杠杠的!
接下来是珍贵的匠心品质,勤奋认真、敢于担当。
说到勤奋认真,这是运行部工作的本能之一。“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运行工每天监盘信息达48万字,这相当于读一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机组投产到现在,已累计发现缺陷1000余条,完成千条无差错操作20余万次,这有力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一个运行人,敢于担当才是运筹帷幄的底气。
当然,还有强烈的责任感!#1机组运营时,运行的值长和值班员中年轻人比例达91%,都是由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起来的,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没有任何实际经验。为了能担起这份重任,强烈的责任心让大家拼尽全力!黎茂芳说过一句话:“经验只有从现场来,坐在办公室里是学不到的”。正因如此,运行工们坚持“饮食学习在现场,交流共享在电厂”,一个个记满问号的学习笔记,一场场激励的交流讨论,一步步现场学习的脚印,一次次标准严格的考试日夜重复着。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黎茂芳的带领下,运行部的年轻人精确熟练掌握工作技术要点,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同事的热情,保持着先锋模范意识。
是啊,时下又有多少这样的例子,我们中间的很大一部分人,完全凭借一腔热情,在管理处的关心关怀下茁壮的成长为一名掌握手艺的检修工或运行工、班组长、技术员,成为了交通航电的中流砥柱,一路走来,每一个面庞,每一步都那么的让人难以忘怀……我们的身边,有不少这种有着“工匠精神”的普通人。他们专注、敬业、奉献,即使从事最平凡的工作也会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他们对待工作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把最简单的事做好。窃以为,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品质。当一个民族拥有了这种品质,这个民族是了不起的!
再看看我们的历史,工匠精神亦无所不在:从让油穿钱孔入葫芦的卖油翁,到拿刀解牛时游刃有余的庖丁,再到巧夺天工的汝窑、钧窑,无不体现出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提出,促使更多人在工作中自我激励,严格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让自己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令人竖起大拇指。
“工匠精神”是专业、专注和责任至上的组合体,需要踏实的推动。只有务实求真,追求卓越,不虚夸不浮躁,才能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当今时代的气质。传承更加文明和谐魅力崔家营是我们的伟大职责,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幸投身于交通航电这上伟大的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