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 ,江面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烈日下的崔家营,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日,在崔家营管理处的微信工作群里,大家争相在转发一道“绿色的风景线”。画面上,昔日波光粼粼、涟漪层叠的汉江水面上,水葫芦密密麻麻、覆盖蔓延,无边无际,崔家营航电枢纽遭“城下之围”。原来,受前几日连续降雨影响,汉江水位猛涨,水葫芦顺流而下,堆积在汉江崔家营闸坝处的河面上。“水葫芦这种植物生长快,危害大,不仅污染水质、堵塞航道,也给电站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崔家营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尹武东说。
为防治污染、绿化汉江,打造平安枢纽;守护碧水东流,保证电站安全运行,达到“航运、发电、灌溉、水清、岸绿、生态”的安全治理目标。尹武东带领管理处相关部门负责人头顶烈日脚踩焦土通过现场查看、实地了解、现场办公等方式对电站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打捞人员、机械、操作规程,值班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检查,研究制定治理方案、压实治理责任、强化打捞力度,抢时间、抓进度,确保机组负荷安全,并就消除汉江流域水葫芦等水上漂浮物,实现流域水质根本改善,掷地有声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攻坚克难抓好清污治理,以决然的态度循序打捞水葫芦。二是在打捞时,务必保证打捞人员的人身安全。
自8月2日开始,崔家营管理处组织专业人员对汉江上的水葫芦进行人工打捞和机械处理。工人们驾船将水葫芦聚集在一起,然后推向岸边,在岸边作业的挖掘机将水葫芦捞至大卡车上运走,在这场清污战役中,航电枢纽人冒酷暑、齐清污,主动开展打捞清除工作,竭尽全力放弃直接开闸泄水排污的消极措施,避免了汉江水质二次污染,积极履行保护汉江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截至发稿日,共清除浮草污染物20000余吨,并将污染物运至地方电厂作为发电原料,有效实现了环保、经济效益双丰收。相比打捞前,河道水面更加干净整洁,水质得到很大提升。
此次水葫芦的打捞清理,不仅改善了汉江水质环境及资源发展,保障了汉江航道安全畅通、恢复了汉江生态景观。也增强了崔家营人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职工的团队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为还原“母亲河”清洁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积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站在汉江的河堤上,当地群众由衷感叹:“崔家营航电枢纽,担当务实利国利民啊!”
注:水葫芦的危害:1、阻断河道;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破坏了生态环境。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4、破坏饮水资源。5、水葫芦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造成水源损失。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
连续的高温酷暑天气,“烤”验着他们的意志,每一步都是暑气着身,每一次都是汗流浃背
高温在继续,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也在继续,打捞还在继续......
在江水和烈日之间,他们攀爬坝顶梯 骄阳无惧,他们有责任和信念。
凭栏而望,阳光使人睁不开眼,他们沉着冷静,只为保护汉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