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假期,湖北省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船闸迎来了连续安全运行2000天的日子。
崔家营航电枢纽船闸自2009年3月16日通航以来,强调抓好“服务”和“安全”两个关键词,至今船舶累计过闸2.6万艘次,过闸货运量累计470万吨,并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为汉江的水运事业和沿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崔家营航电枢纽是湖北交通部门以“航电结合、以电促航”内河航运建设模式建成的首个航电枢纽,崔家营航电枢纽船闸始终牢固树立“以航为先”指导思想,以“船闸通航安全畅通”为宗旨,为过往船舶提供安全、有序、快捷、文明的优质服务。
一是调研分析,掌握过闸基本规律。从船闸运营以来,管理处一直坚持做好对过往船舶信息的登记,并通过对船员和相关运输企业的进一步走访调研,逐步掌握了通过崔家营船闸的船舶运行区间、时间以及运输货种等规律。
二是积极协调,建立过闸有效秩序。为尽量让每艘船都安全快捷通过崔家营船闸,管理处积极协调海事部门、运输企业以及运输协会,结合其运行规律,建立了“定时过闸与应急过闸结合”、“货运船舶与特种船舶分离过闸”的新秩序,即上午专用于运输建材的散货船通过,下午工程船、海事船通过,如遇特殊情况则不定期应急开闸。按照这种模式,多方默契配合,既减少了船员等待时间,提高了通航效率,又减少了开闸次数,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省运行时间保障了船舶的检修维护时间,此外分开过闸还避免了特种船舶超高超宽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
三是完善机制,构建和谐通航体系。为保障新秩序的持续有效实施,管理处进一步完善了协调机制,建立了海事、运输协会、管理处三方的联席会制度,根据月度运输情况,及时的对当月的开闸模式进行细微调整。建立公示栏和短信发布平台,对通航信息及时发布,积极为广大船员提供贴心服务,努力构建和谐通航体系。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汉江航运体系建设纳入长江综合交通走廊一体发展的目标的实现,崔家营航电枢纽船闸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