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全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三年轮训工作暨“送法进基层”启动仪式在红安举行。此次轮训将加强湖北交通运输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改善执法队伍的人才结构。副厅长唐元参加启动仪式并讲话。
唐元指出,当前,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交通法制培训是建设交通法治政府部门的必然要求;加强交通法制培训是推进法治交通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交通法制培训是提升交通执法队伍形象的重要保证;加强交通法制培训是深化“六五普法”的重要载体。全面提高基层交通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势在必行。
唐元强调要明确任务,锁定目标,增强交通执法人员三年轮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和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通执法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执法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锁定目标,以推进交通执法人员三年轮训工作为抓手,以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培训为重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增强依法履职的本领。
严格保质保量,抓紧实施三年轮训工作方案。各地各单位要以三年轮训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安排对交通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练兵以及理论测验和专业考试考核,定期开展指导督促检查,切实强化交通基层执法人员的权限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明确需求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由于基层交通执法人员的岗位、履历、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对执法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因此,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必须增强针对性,体现实效性。要针对不同执法门类、不同层次的执法人员,坚持需求导向,科学设置培训专题。突出“短板”优先,着重提升交通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置基层交通执法人员培训课程,妥善处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与执法实战需要的关系,注重法律基础素质的养成和交通行政执法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坚持学员为中心,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培训效果。各地各单位要结合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组织编写的七本教材,以学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前做好课程设计和教案编写,重点解决执法程序不到位、执法行为不规范、自由裁量不规范、案件制作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通过执法案例分析,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让学员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帮助学员更熟练地掌握了查处案件的法定程序。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增强交通执法人员三年轮训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明确责任。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和厅直各业务局都要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法制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培训方案,并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确保培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切实将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到实处。创新方式。各地各单位要坚持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基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轮训工作,着力提高轮训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来自全省交通系统150余名基层执法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