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16日至2月24日,历时40天的春运工作圆满结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铁、水、公、空等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按照“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科学组织、和谐春运”的工作指导原则,精心组织,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春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春运总体情况
2014年春运40天,全省铁、水、公、空累计发送旅客1.04亿人次,同比上升4.08%,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其中,铁路发送1917.8万人次,同比上升13%;水路发送58.5万人次,同比下降3%;道路发送旅客8287.1万人次,同比上升1.84%;民航发送旅客135.5万人次,同比上升25.97%。
春运期间,全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出现旅客滞留、积压和公路大面积拥堵现象,没有发生重大服务质量投诉事件。
二、春运主要特点
一是客流出现叠加,客流量创新高。节前,高校放假时间与春运开始时间较近,学生流、民工流、返乡流出现叠加,;春节黄金周期间,旅客多选择在本地及周边地区走亲访友、旅游度假,短途客流增加明显,中长途客流下降;节后,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叠加,客流高峰持续走高,旅客发送量超历年最高水平。2月6日至9日连续四天,铁、水、公、空日均旅客发送量均在300万人以上,最高达到318.4万人,超历年春运单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
二是科学组织运力,有序疏运客流。春运前,全省各交通运输部门提前作了精心的组织准备,制定了详细的运输方案,准备了充足运力。道路运输部门日均投入运力4.35万辆,并落实道路应急车辆2000台;水路运输部门日均投入运力474艘,23248客位,其中长江干线投入运力40艘、0.8万客位。民航全力保障进出港航班正常,日均进出港航班554班次,机场集团指挥中心通过缩小廊桥机位航班停放间隔、增加机位每日分配频次等方法,提高了航班靠桥率,提升了机场整体运行效率。铁路部门共开行临客2362列,加挂车辆725辆次,高铁、动车担当了60%的运能。省客集团投入1014台车,储备运力71台,保证了与火车站对接的客运站中转旅客及时疏运。
三是拓展购票方式,旅客便捷出行。今年春运,铁路、道路等部门多措施、多渠道,方便旅客购票。省客集团继续加大推行自助售票、网络售票、邮政合作售票、联网售票等多种售票方式,适时开设“学生售票窗口”及“外出务工人员售票窗口”;武汉铁路局加强售票组织,改善互联网购票体验,对电话订票进行升级,试运行手机购票客户端,简化用户操作步骤,最大限度提高订票效率。与此同时,还在自动售票机上加装了学生读卡器,增加售取学生票服务功能,并在部分大专院校内安装自动售取票设备,让学生在要校园内就能购取车票。
四是发挥综合运输效能,方便旅客零换乘。立足“大交通”,积极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积极组织公铁、公空、空铁等联运的旅客中转换乘,确保旅客走的及时和顺畅。2月6日,郑州机场因雨雪天气临时关闭,南航多架次飞机备降武汉,近500名旅客滞留天河机场,武汉市春运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铁路部门采取紧急措施予以换乘,并通过铁路运输迅速将滞留旅客于当日全部安全送达至目的地。铁路部门为应对客流高峰开通了“红眼高铁”,为方便市民乘坐高铁和疏散高铁客流,武汉市公交集团充分挖掘运力潜能、优化运营组织,同步开通“红眼”公交车与其进行对接,最大限度满足了旅客深夜出行需求。襄阳市根据铁路临时客车到站、发车时间,及时加开15台临时加班公交车,平均每天增加高峰疏运量1800人次,确保铁路出站旅客不滞留;相继开通机场602路公交专线和公交“机场快线”,实行公交车发班时间与航班同步,实现“零距离、零耗时”换乘。宜昌市进一步加强坝上太平溪和茅坪水路客运港直达火车东站翻坝车辆的调度,实现港口与火车站无缝对接,确保每天上午11点半之前完成所有到港旅客的转运。
三、春运工作措施
一是提前安排部署,加强协调配合。2013年12月13日,省春运办提前组织召开2013年春运形势分析会,面对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预计突破1亿人次的新情况,铁、水、公、空等行业管理部门分别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并强调各春运成员单位、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公铁、公空、铁水联动,方便旅客中转换乘。推动各地建立综合交通工作会商制度,加强综合交通运输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加快形成便民、利民的综合运输协调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服务效能。
二是领导靠前指挥,加强检查督办。1月19日晚7时,省长王国生利用两会间隙,来到武汉火车站和杨春湖客运中心,检查春运安全和运输组织工作,并看望春运一线职工。1月18日,许克振副省长与省交通运输厅尤习贵厅长等春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一起,检查了地铁二号线、汉口火车站、金家墩客运站的安全生产工作。省春运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了由厅领导带队的12个春运安全督查组,实行“不打招呼、不作事前安排”的督查活动。省运管局由局领导带队,组成10个督导组,对各地春运运力准备、站场环境秩序、安检措施落实、车辆检测维护、GPS监控管理、安全例检及出站门检工作规范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等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发现安全隐患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运输企业和客运站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各市州也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春运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运输市场监管。省港航局局领导带队对重点渡口、渡船开展了春运安全督查。高管局组建了春运专班进驻全省高速公路应急指挥中心,对全省高速公路春运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实施与协调,优化了安全运营环境、提升了高速公路应急抢险能力。
三是有效应对雨雪天气,全力以赴保安全畅通。春运期间,我省多次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及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不利影响,省厅紧急动员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返程旅客高峰安全、平稳、有序。全省高速公路系统迅速集结各方力量组建应急队伍,切实加强防冻、防滑、铲雪、除冰设备的调度,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落实到位。省高速路政联合交警、养护等部门通过机械除雪与人工除雪相结合方式,抢通重点路段、大型桥梁。并视路况采取间断放行、警路开道、结队通行等方式,疏导车辆6320多辆。全省普通公路采取对责任路段实行分片包干制度,组织应急抢险队伍,重点对桥隧、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开展除雪防滑工作。
春运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部门共撒布融雪剂3304吨、投入除雪保畅人员1.34万人次、铲雪车、撒布机、平地机等除雪设备机具1953台次,出动路政、养护车辆2832台次,防滑料2.8万方米、砂石料4.5万立方米。在除雪保畅过程中,高速公路系统涌现出为保护司乘人员,不顾自身安危、舍己救人的路政员张操、陈红涛等优秀同志,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赞誉。
武汉铁路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管内的各场站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和青年志愿者迎着风雪铺设防滑草垫、清扫雨雪,并加强进出站口、旅客上下车等关键环节的安全卡控,确保了雨雪天气下旅客有序乘降、安全出行。武汉机场集团启动相关预案,做好机场除冰雪及冰雪天气下航班服务保障工作,各部门对跑道、滑行道及机坪进行除冰雪工作。襄阳机场使用冷吹车、热吹车、除冰撒布车等专用设施,分别进行了4-7个小时的连续除冰雪奋战,出动除冰雪保障车辆10余台,为25架飞机除冰作业。
四是加强交通信息发布,方便群众安全快捷出行。今年春运期间,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与气象、公安、客运等单位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在大雾以及雨雪冰冻天气下,省高管局春运办向各客运企业推送路网预警信息19条,相关客运单位根据信息及时调整了客运车辆约60个班次,避免了约2000人的等候滞留。武汉铁路局拓展服务方式,积极与地方媒体合作,武汉地区由局党委宣传部统一在湖北楚天交通广播电台FM92.7频道开办“铁路春运之声”专栏,介绍重点各车站的便民服务举措,解答听众关于铁路春运的咨询,及时发布铁路旅行提示,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出行;武汉天河机场开通“96577”电话热线,提供航班信息自助查询和人工咨询服务功能。机场集团积极利用微博与旅客进行互动,解答旅客问讯100余次,提高了旅客的满意度。
五是服务“情满旅途”,亮点异彩纷呈。全省各交通运输系统积极加强便民服务措施,将“情满旅途”活动贯穿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中,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平安春运”。全省各高速公路以“情满旅途,畅行荆楚”主题活动为重要载体,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服务品质。发挥“信息站、救助站、服务站”的功能,成立“春运服务队”,为冰雪恶劣天气滞留的旅客提供开水、方便食品、取暖休息场所以及医药箱、工具箱等免费便民服务;客运企业在客运站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尽量减少旅客购票时间,根据售票情况和客流方向,制定运输方案,合理调度车辆组织疏运,并为旅客提供开水、候乘、暖气、购票、安检及小商品售卖等“六个24小时服务”;机场集团针对客流高峰期旅客对手推车需求较大的情况,加派了行李推车服务人员,缩短手推车回收周期,及时提供给旅客使用,同时组织问询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便于为旅客提供更好的问询服务;武汉铁路局紧紧围绕旅客购票、进站、候车、检票、上车、乘车、下车、出站等8个环节,全流程优化客运组织和服务管理。
气象部门特别制作了春运气象服务专辑,每日向省春运办和重点运输部门发布湖北省当日或近一周的气象预报,使交通运输部门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公安交管部门在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宏基、付家坡客运站等客流集中地段加派警力,维护交通秩序,加强春运治安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