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二五”是湖北交通创新突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高举“打牢发展大底盘、建设祖国立交桥”发展旗帜,紧盯目标、奋力实干,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湖北交通勇于改革创新、坚持先行先试,在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涌现了典型,此前我们陆续刊登了《南漳县改革乡镇交管站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实践》《大冶探索建立农村公路新型管养机制》《恩施州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等7期经验交流,各单位积极借鉴,大力推广,极大促进了各方面的工作。

  7月17日全省交通运输形势分析会上,武汉、襄阳、宜昌、鄂州、黄冈、咸宁、潜江、利川交通运输部门及谷竹高速指挥部等9家单位介绍了新措施、新亮点,提供了值得学习借鉴的工作方法,为了推广经验,总结提高,我们将分期(经验交流八——十六)予以刊登。

  担纲交通发展“新引擎”

  2009年以来,我们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国家实施燃油税改革、取消二级公路收费,交通融资面临“寒冬”;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资金严重缺口。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既苦谋“严冬”,又善谋未来,大胆推进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拓展新渠道,打造新平台,在交通投融资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赢得决策支持,交投平台建设成功起步

  改革交通投融资体制是交通发展的“突破口”,实现交通跨越发展必须把交投平台建成交通行业的“发动机”。为此,我局积极争取、大胆建议,赢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加强投融资体制建设,构建交通发展平台。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鄂州交投公司作为主体,实施本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赋予交投公司贷款融资的资格,通过招商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广泛筹集交通建设资金;同时,行使由市政府授权的对外投资、参股经营等其他职责。并于次年,给予交投公司561亩土地的收储权,用于交通融资抵押。

  2、大胆创新工作理念,尝试多元融资方式。积极进行市场化融资实践,不断探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路子。重点改变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大力倡导从内部资源利用入手,重点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实现投融资格局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融资定量化的目标。

  3、注重公司集约经营,实行“项目运作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深度开发交通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盘活和利用国有资产,实现交通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今年,市政府又授权交投公司对经国土、规划部门划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周边沿线等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储备、整理、出让和开发。同时,还将城区附近248亩土地的收储权划拨给交投公司,并同意将市公路局所属蒲团土地划转交投公司,

  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给予交通人极大的信心和鼓舞,特别是起步初期给予交投公司的有形“资本”,促使交投平台发展成功起步。

  二、以敢于担当的勇气提供发展支撑,交投平台作用初步显现

  交投公司组建后,迅速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围绕服务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区和农村新社区,全面启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成为交通对外商业合作的“纽带”。交投公司成立后,交通部门以交投公司为主体,成功开展招商和商业合作。近年来,以交投公司为主体对武汉新港鄂州三江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开展招商引资和商业合作,并负责三江港区一期综合码头项目建设的相关前期工作,推动了与中建集团、中金公司、中核公司、中交投资公司、上港集团的商业谈判。现已与中金公司就三江港区一期工程4个5000吨级码头建设签订BT建设协议。

  2、成为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行家”。交投公司成立以来,一是作为重点项目主体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交投公司作为鄂咸高速项目的责任主体,组建工作专班,加快了鄂咸高速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并负责对鄂咸高速项目的招商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二是作为项目投资主体落实用地要求。交投公司负责两个省厅“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征地拆迁和用地要求。其中主城区客运枢纽站荐项目规划净用地107.5亩,投资约2.5亿元。这个项目拆迁阻力大、成本高,交投公司全面负责该项目建设用地拆迁和征用,落实主站楼建设用地,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葛华新城客运站项目占地43亩,投资估算为4500万元,在交投公司的努力下,完成了项目立项前期工作,落实了项目建设用地。

  3、成为引领公共交通建设的“龙头”。公共交通建设投资的市场化、多元化是新形势下的现实要求和迫切需要,以市交投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更易于实际操作和运营。今年,我局明确以交投公司为主体,采用“政府投资、市场参与”的方式,投资1000万元,新建100座公交客运站台、48个道路港湾式招呼站。

  三、以攻坚突破的信心获得资金支持,交投融资功能逐步发挥

  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一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攻坚战。我们认为,交通融资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主体和其他投资主体相协调的多元投资机制,实现中央和地方合理分担,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投资,并建立较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和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为此,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开拓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发挥“金钥匙”功能开展自主融资。交投公司是交通部门与银行开展信贷合作的“金钥匙”,它可以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为筹措交通建设资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运作,今年上半年,已与西部证券公司达成3亿融资协议,待主城区客运站项目启动和落实抵押物后即可提款,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工商银行融资1000万元达成协议,待公交客运站台和道路港湾式招呼站项目启动后即可提款,为民生交通建设提供保障。

  2、发挥“孵化器”功能提供融资担保。每一个项目的竣工都离不开资本“孵化”,离不开资金支持。今年,我市交投公司为市路桥工程公司提供了3000万元贷款担保,为市公交公司提供了400万元贷款担保,为两家单位的项目建设提供了后续资金支持。

  3、发挥“创可贴”功能解决资金缺口。发挥交投平台在交通建设领域的“创可贴”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今年,省道汽李线在鄂州经济开发区境内有2公里路面破损严重,本应该由市公路局大修,但市公路局资金缺口近1300万元,通过交投公司这一平台,鄂州经济开发区以土地置换的方式,成功解决了这一资金缺口问题。

  四、以筑台垒土的举措整合交通资源,交通资产运营优势明显

  整合交通资源,强化国有资产运作是交投公司的一大职能。按照政企分开的基本思路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对我市交通系统的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将交通国有经营性的职能和资产逐步划转归并、整合经营,交通资产资源在交投平台中如“陇沟流水”,活力迸发。

  1、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在交投公司的运作下,我市交通行业真正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开放式交通投融资新格局,使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银行信贷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加快完善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市交投公司将原五丈港建设国有投资部分划转为资本,参入了五丈港港务公司投资,占总份的49%;对原鄂州市工程监理公司改制后投资控股,占总份的51%;拥有全市城市公交客运站台和道路港湾式招呼站建成后的广告经营权,拓宽了交投公司资金来源渠道。

  2、资金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起草和推动市政府出台《交通建设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资金管理制度,有效预防了腐败风险,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在市政府支持下,我们将交通系统所有建设项目集中通过交投平台整合的方式,增加了交通公司的现金流,改善了交投公司的财务状况,获得银行的青睐,为交通系统单位融资提供担保。今年,交通系统建设项目资金到位1.5亿元,全部通过交投公司账面运行后,迅速促成了交投公司向银行搭桥贷款。

各位领导,鄂州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央、省对地方交通建设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与各兄弟市州的改革举措还有一定距离,下步我们将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继续深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盘活交通存量资产,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