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厅党组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多的问题,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着力点",谱写了一曲为民务实的交通赞歌。

  城际公交助推城乡一体化

  “开通一条线,感动两地人”,说的是群众期盼的城际公交。

  如今,相邻城市间运行了几十年的班车运营模式正逐步被城际公交代替,老百姓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同城化便利。

  大力推广黄陂、老河口等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和公交化改造的成功经验,以存量改造为主要途径,以化解矛盾为基本前提,以统一政策为基本标准,以均等化服务为发展方向,稳妥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扩大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成果。

  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我省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深入推进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上半年公交化改造线路达54条。襄阳强力推进公交车下乡,实现市区周边20公里范围全覆盖,武汉成功改造城区到新洲的城际公交线。

  按照“成熟一条,开通一条”,城际公交不断扩容。黄冈至黄梅沿江县市、天门至仙桃、武汉至鄂州等线路已先后开通,荆州至公安、十堰城区至武当山等城际公交线路正择机开通。

  妥善处理好跨行政区域和利益分割问题,推广政府回购、公车公营、公交主营的成功经验,既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又让老百姓享受到出行均等化的优质服务,还实现了区域“空间同城化、交通一体化”。

  城市公交突出民生优先

  继省委书记李鸿忠乘坐公交车实地调研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公交发展,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公交事业加快发展。

  全省29个市县建立了城市公交补贴补偿制度,所有县市级城市都开通了公交线路,宜昌、荆州、黄石等地对公交企业更新改造车辆落实了财政补助资金。鄂州市对老年人免费乘车给予全额补偿。继黄石、黄冈、潜江之后,上半年又有十堰、荆州、天门完成了公交专项规划评审,6个市州完成公交规划编制(修编)工作。

  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公交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办法》等文件,组织开展公交车进“小区、社区、新区”活动,加大公交安全检查和便民服务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据统计,市州一级地方党委、政府有20余名主要领导(市长、书记)乘坐公交车或到公交一线调研、视察公交发展情况,出台10余个有关支持公交发展的文件。地级市、直管市和恩施市公交场站建设投资累计3540万元、共划拨土地685.6亩,对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公交等政策性补偿20796万元;支持公交车辆更新改造、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等补贴5255万元。
               微循环延伸“最后一公里”

  针对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社区、学校公交空白区域黑车多、步行时间长等问题,开通微循环公交延伸"最后一公里",增加公交线路覆盖面。

  1月21日,武汉市公交集团10条公交微循环线路首先开通,随后又新辟25条公交支线。每8至15分钟,南湖花园等片区居民,都能等到一辆微型公交车,开到家门口,接驳主干道。

  不仅在武汉,鄂州、荆州等地也先后开通多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微循环公交的开通,让群众告别了“黑车”、“摩的时代”和“11路时代”。

  微循环公交的开通,有效缩短了居民出行时间,提高了居民出行效率,改善了居民出行环境。

  据统计,金银湖地区等区域至少10万居民,受惠于微循环线路,被纳入半小时城市出行圈。若以10万居民每天减少拥堵半小时计算,微循环公交线路的开通,每天就能节约342万元的拥堵损失。

  厅党组书记、厅长尤习贵指出,为民是主题,务实是本质,服务是根本,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切实结合实际,照群众期盼之镜,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认真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求,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石斌 潘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