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融资瓶颈后,湖北省干线公路实现加速度建设。
编者按
受国家从紧的金融政策、严格的土地管理、二级公路收费取消的影响,我国普通公路建设资金吃紧。身处逆境,我国普通公路的建设进程,无疑是对行业决策调度能力的巨大考验。显然,湖北省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截至目前,湖北已提前实现今年普通公路投资过半目标。在干线公路建设融资上,湖北省有哪些有效措施?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
本报记者 李婷 吴楠 高斌
今年1至5月,湖北省普通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占年度目标180亿元的63%,提前实现投资过半目标。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表示,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湖北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充分运用市场手段,盘活存量资产,放大财政资金效应的结果。
尤习贵告诉记者,资金是制约普通公路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二五”前两年普通公路建设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筹融资困难、资金来源不足;“十二五”后三年攻坚战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资金能否落实。
从1至5月的数字来看,湖北省找到了一条破解资金瓶颈的路径。113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一级公路116公里、二级公路508公里、县乡公路改造380公里、通村沥青路(水泥路)4298公里以及农村公路渡改桥31座。资金方面,预安排45亿元省级定补资金转移支付到各县市,投放10亿元公路发展基金和40亿元政府债券用于普通公路建设养护,这是自燃油税改革以来普通公路省级资金投入最大的举措。
融资措施推陈出新
尤习贵表示,受税费改革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以及国家从紧的金融政策、清理政府融资平台等因素的影响,普通公路面临偿旧债和新发展两大问题。对此,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研究全省普通公路建设融资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初步构建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普通公路融资机制。
尤习贵介绍,湖北省政府明确燃油税增量资金用于当年债务偿还计划,全额用于普通公路发展。今年4月,第一批38亿元增量资金落实到位。另外,省政府同意省交通运输厅以燃油税增量资金等交通专项资金为还款来源,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20亿元用于普通公路建设。在贷款落实过程中,省政府进一步要求安排部分地方债券资金置换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湖北省还争取地方政府对普通公路建设的支持,要求各地将交通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国债资金、水利基金、扶贫资金、支农资金等向普通公路倾斜。宜昌市、黄冈市、荆州洪湖市、天门市、恩施2012年分别安排财政资金5.3亿元、3.34亿元、2.96亿元、1.5亿元、1亿元用于交通建设;推进市县普通公路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中优质资产资源,运用市场手段筹集资金。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实际的融资模式。
充分利用地方融资平台
除财政资金支持外,湖北省还采取公路建设征地、费用实行政府统征包干和总负责制,实行税费优惠和返还政策等筹资措施,支持普通公路的发展。
谈及各市县政府出台的融资政策,尤习贵如数家珍。
他说,咸宁、武汉、黄石、鄂州等地组建交通投资公司,充分发挥地方交通融资平台作用,运转效果很好。宜昌、荆门、十堰、黄冈等地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普通公路建设。荆门市正在开展财政注入资金、政府划拨资产,组建市、县两级交通投融资公司,力争用最好的资产换取更多的建设资金。房县政府将交通建安税按照80%的比例先征后返,作为交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交通建设,2012年就累计返还税款近千万元。大冶市政府2010年4月成立交通投资公司以来,为公路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仅2012年就筹措交通建设资金达1.8亿元。宜都市政府出资组建中路公司,以企业运作模式筹资22.33亿元建设宜华一级路和陆渔一级路。即使像阳新、红安这样的贫困县,地方财政也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普通公路建设。在部省补助资金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很多市县政府主动筹资垫付普通公路建设资金。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湖北省普通公路建设形成了多措并举、上下联动的格局,为普通公路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金瓶颈逐步突破,湖北省普通公路建设速度大幅提升,普通公路建设有了新变化。
一方面,省补45亿元的建设资金已经下拨各地,目前省厅正在会同财政厅运作发行40亿元的国债用于支持普通公路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普通公路发展在融资上的新举措。另一方面,各地筹建交通融资平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黄冈、咸宁、鄂州、襄阳等市和相关县市在筹建交通投资公司方面已经实质性地迈开了步子,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此外,建设速度不断刷新。今年1至5月份,全省普通公路完成投资113.3亿元,占年度目标(180亿元)的62.9%,刷新了近年来湖北投资、建设普通公路速度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