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庆芳  驻湖北首席记者 石斌) 晚上八九点钟,在湖北省十堰市汉江南路经营五金杂货店的陶红莲夫妇就会关上店门,带着孩子刷卡乘坐十堰至郧县的城际公交末班车回到郧县县城的家。陶红莲介绍,城际公交开通后,郧县与十堰两地像同一个城市,“我在十堰开店,在郧县生活,乘公交车来回很方便!”享受同样便利的还有49岁的鄂州葛店人胡丙成,以前从鄂州到武汉要花费十多元去客运站乘坐班线车,如今只要刷卡坐上301路公交车就能到武汉,跟武汉市民一样。

  在湖北,相邻城市间运行了几十年的班车运营模式正逐步被城际公交代替,老百姓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同城化便利。

  跨省公交运行13载

  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一个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之说。1993年,九江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更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但仅一桥之隔,还需乘坐省际班车,不仅麻烦而且票价很高。

  湖北省政府打破区域和部门之间的管理壁垒和思想禁锢,解放思想、特事特办,大胆探索跨省跨江合作发展新路径。2000年3月,全国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小池镇至九江市区的17路公交线路开通。坐上公交车,只需2.5元钱、10分钟,便能两地互通。

  如今,九江市有数百名中学生在小池镇借读,而小池镇居民平时消费、休闲常在九江。17路公交车高峰时月载客30万人次,已累计载客2000多万人次,成为中部鄂赣湘皖四省联手建设“中三角桥头堡”的成功范例。此后,湖北省还将在小池镇、九江市两地推广使用统一的公交IC卡,推行出租车同城同价。

  成熟一条 开通一条

  2012年10月,湖北省又一条城际公交线路开通,从十堰市区到郧县县城坐公交车仅需35分钟。无论是十堰市民到郧县买菜、吃三合汤,还是郧县广场舞爱好者到十堰文化广场切磋舞技都极为方便,郧县成了十堰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十郧城际公交开通后,票价从过去客运班线的10元至14元降到3元,刷卡2.7元,并可使用城区公交卡;末班车较以前延长3小时,提高了乘车自由度;高峰时五六分钟发一班,乘客集中时段,还可以随时抽调其他公交车,避免乘客滞留;赶时间的乘客可以直接走无座通道,随到随走。

      湖北城际公交不断扩容。继黄石至浠水散花、黄州至鄂州、黄陂至汉口292路等城际公交开通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坚持城际公交成熟一条开通一条。黄冈至黄梅沿江县市、天门至仙桃、武汉至鄂州、襄阳至太平店等线路已先后开通,谷城至老河口、荆州至公安、十堰城区至武当山等城际公交线路正择机开通。
 

      政府回购 规范运营

      推进城际公交一体化,最大的难题是跨行政区域和利益分割问题。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处长陶维号介绍,黄冈至沿江县市城际公交采取股份制回购,票价降幅小,而十郧城际公交由政府回购,票价降幅大,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应是发展方向。另外在选择线路、设立站点、油料补贴等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其他部门参与。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胡润洲认为,城际公交发展面临的困难,如回购客运经营权、补贴经营者、整合客运线路等必须解决。城际公交最根本的出路在规范运营,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城际公交运营规则,让城际公交运营有规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