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简称《规划》)亮相,首次明确湖北省武汉市未来交通定位——“中国中部国际交通枢纽”,建设沟通全国、辐射国际的客货运网络,实现货运“无缝隙”衔接,客运“零距离”换乘。
武汉将打造升级版“九州通衢”。《规划》提出,武汉将构建“一核两星”客运枢纽格局,形成7个一体化特大型客运枢纽和若干个大中小型客运枢纽。
“一核”即在三环线内,以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新汉阳站、流芳站为主体,打造5个一体化特大型客运枢纽,与城市规划中央活动区密切结合,构建高密度、换乘便捷的旅客核心换乘区。
“两星”即加强空港设施建设,将天河机场建设成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中心;适时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打造由天河机场、第二机场构成的复合型航空枢纽。
武汉市客运枢纽场站将达51个,其中一类枢纽场站7处、二类枢纽场站9处、三类枢纽场站35处,主要客运枢纽之间30分钟直达,客运枢纽公交疏解比例达80%以上。
《规划》提出,武汉将构建“一轴一圈”货运枢纽。“一轴”即以长江航道为依托,在主城区范围之外合理布局各类港区。
“一圈”即在城市三环线和外环线之间,依托四环线和铁路货运环线,形成环形货运枢纽场站。
武汉市货运枢纽站点将达39个,其中一类枢纽8处、二类枢纽12处、三类枢纽19处。
《规划》明确,武汉将建设新汉阳火车站,规划方案将于今年年底前出炉。
新汉阳火车站将成为“枢纽一体化示范工程”,其铁路客运将与长途汽车、地铁等形成综合体,进行一体化设计,改变铁路与公路用地分割、站房分离的现象,探寻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变革。(记者 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