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万物吐绿,雨如甘霖。3月16日,星期六,雨下个不停,时而绵绵细雨,时而疾风骤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尤习贵轻车简从,冒雨来到省交通运输厅结对联系点——革命老区红安县调研,实地考察了红安觅儿工业园以及省道阳福公路、省道檀树至八里段、七里坪镇通村公路周付段建设现场。他强调,要大力推广大别山红色旅游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质量、安全、生态并重,进一步健全普通公路建、管、养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公路网络,积极服务城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从武麻高速公路八里出口来到红安觅儿工业园,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野岭,如今这里一条条宽广沥青路纵横交错,一栋栋厂房林立,一座座车间生产如火如荼。觅儿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交通改变了时空、改变了观念,使红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给红安新型产业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觅儿工业园已形成了食品饮料、家具制造、机械电子、矿产建材、服装加工、印刷包装等“六大产业集群”。

    在省道阳福公路绿化工程现场,公路两侧各35米按照常绿树和落叶树相间,红色、黄色和绿色相依衬,乔、灌、花、草相配,形成长年有绿叶、四季有花香、有花有果、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园。尤习贵在现场指出,红安交通公路建设要服务 “四个大别山”建设,围绕生态交通示范县这个目标,按照“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两型交通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少砍树、少征地,宜宽则宽、宜直则直;坚持综合利用,实现国省干线与县、乡、村道的畅通对接;坚持统筹推进,实现路基路面主体工程与绿化、排水、防护等配套工程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坚持绿色发展,重点抓好国省干线公路绿化,同时抓好县乡道和通村公路绿化,打造百里绿色公路长廊,实现“内优外美、路景相融、生态环保、红绿相映”的建设目标,使之成为鄂东北的一张名片,加快把红安打造成武汉的“后花园”。

    檀树至八里是新增省道,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尤习贵深入工地一线,他强调要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识,全面实施“平安杯”劳动竞赛,加大安保工程投入,对症下药实施隐患整治,确保把每个在建工程打造成为优良工程、精品工程、平安工程。 尤习贵还参观了红安县农村公路建设,深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名镇——七里坪镇的农村公路周付线工地时,他指出,要加快改变农村公路断头路缺桥少涵、不能联网成片的现状,切实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通畅率,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功能。

    尤习贵在调研中指出,红安是革命老区县、也是贫困县,红安的土地是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交通运输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前提和支撑。红安作为大别山试验区的重要阵地,要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和国务院扶贫连片开发机遇,深入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三年攻坚战,加快完善路网布局,全面实现红安与周边省市县交通大对接,县内交通大循环,红安与武汉及沿江大融合,改善交通条件,提高通行能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为红安南部新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规划、统筹建设,着力打通断头路、实现国省干线公路联网对接,着力完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出行条件,服务县域经济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红安红色旅游大开发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要树立合力办交通的理念,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广开思路、广筹资源,拓展交通筹融资平台,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为加快全省贫困地区交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树立典型示范。

    尤习贵表示,省交通运输厅将进一步加强对口衔接,大力推广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经验,继续加大红安至武汉大通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交通扶贫开发,加快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交通示范区。

    尤习贵对红安县发扬老区精神,坚持不等不靠,多方筹资、干中求助,千方百计推动交通运输发展表示肯定,他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借鉴红安在普通公路建、管、养等方面的新经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完善区域交通网路,加速交通一体化进程,为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交通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