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奔涌,货畅其流。图为中国五个特大型铁路编组站之一——襄阳北站,每天有60万吨各类物资在这里中转。(田悦、谢勇 摄)

我坚信,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英雄的武汉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

这一年,载入历史——

2021年,湖北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元!

这一页,浓墨重彩——

2021年,面对极具不确定性的因素和国际国内的挑战,湖北以极大的努力实现了“确定性”的发展——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在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上阔步前行。

铺展“开局之卷”,“湖北速度”在刷新、“湖北质效”在提升、“湖北动能”在涌动、“湖北活力”在澎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湖北,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浴火重生的“英雄答卷”。

区域发展布局破题成势

2月7日,我省新春第一会,主题锚定“区域发展布局和县域经济发展”。

2月28日,武汉长江新区正式成立,这是我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棋眼”。

3月1日,推动黄冈建设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座谈会召开,这是推动武汉城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重要考量。

虎年伊始,三场会议,一个主题:纵深推进区域发展布局。

区域协同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放眼全国,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湖北在哪里?湖北怎么干?

2020年12月,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描绘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

高位推进,谋定快动——

省委、省政府成立推进区域发展布局实施领导小组,4个层面的协调机制、3个群(圈)的一体化办公室迅速组建;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3个城市群(圈)的发展意见、三年行动方案等配套文件相继印发。

系列举措,落地见效——

“一主引领”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GDP超过3万亿元,在全国同类城市圈保持总体领先。

“两翼驱动”主动争位。“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城市群,2021年GDP分别接近9000亿元和突破1.1万亿元,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

“全域协同”整体发力。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22个县市入围中部百强,66个县域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

乡村振兴抬高底板。10条农业产业链,链动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一袋米”“一只虾”“一杯茶”……湖北味道香飘四海。

强核、壮圈、带群、兴县。荆楚大地“颜值”“气质”刷新,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湖北疫后重振,靠什么?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擦亮湖北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头脑风暴,激荡荆楚——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76个县开展37项改革任务192个先行试点,3批58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推广全省。

标本兼治,直击痛点——

出台“黄金30条”“新30条”“降成本20条”“十必须十不准”,以及破解营商环境顽瘴痼疾集中攻坚若干措施等。

对标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立起中部“新标杆”。

高效办事,只跑一次——

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减少办理环节75%。超过1000个事项“跨省通办”,武汉城市圈319项政务服务事项“圈内通办”。

遇事找法,深入人心——

政法机关推出18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硬政策;设立“红黑榜”,向社会公开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近200个。

市场主体用脚投票,湖北正成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热带雨林”——

知名企业加速布局。华为、小米、华星光电、宁德时代等加大投资;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新增中国电建装备集团等总部企业133家;总投资过百亿元项目97个,历年最多。

市场主体活力倍增。2021年新增市场主体114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7家,均为历年最多;新增上市公司20家,比上年翻番。

制造强省科技强省“拼”出精彩

制造业强,湖北才会强。

2021年,“51020”梯形产业体系长出强健“骨架”——

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超前布局未来。光谷科创大走廊“芯”光灿烂;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万亿汽车走廊拉粗拉长。

10个5000亿级优势产业,组成配套“梯队”。高端数控设备,在世界多国的智能设备上担当“大脑”;亚洲最大激光企业总部基地开工建设。

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发力新兴产业。5G+北斗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瞄准全球领先显示面板智造基地,湖北稳步前行。

2021年,全省41个工业行业大类39个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质量齐升成为湖北发展的鲜明特征。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科技强省立起“四梁八柱”——

聚焦“科创生态环境”,打造创客“首选地”。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1+4”政策体系,各级党委政府争当“战略谋划师”“天使投资人”“一线施工队”。

聚焦“科创策源功能”,打造创新“强磁场”。光谷、隆中、三峡等9个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光谷科创大走廊初见雏形。

聚焦“钱变纸、纸变钱”,打造发展“聚宝盆”。政府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企业从“被创新”向“要创新”转变,高校和科研院所从“重论文”向“重应用”转变。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突破2000亿元,刷新纪录。

2021年,在精准防控、“打伞干活”的条件下,我省线下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华创会、文旅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活动52场,数量为历年最多。外宾络绎不绝、合作不断加深……湖北,吸引着世界目光和外资青睐。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湖北正迸发新的激情,向着“再续精彩”,向着“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加足马力,全速奔跑!(江卉、许旷)

编辑:姚  盼

责编:朱习芳

审核:敬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