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将召开,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我省仍处于宏观政策加持窗口期、疫后恢复成势见效期、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期、区域实力整体提升期,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乘势而上、排难而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实现“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
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巩固疫后重振决定性成果,稳住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
●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减税降费
● 落实中央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出台新一轮降成本措施
● 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低于1200亿元
● 实施更大范围“免申即享”
新基建
● 加快建设中国电信、三峡东岳庙等10个大数据中心
● 新建5G宏基站2.6万个
产业创新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以上、“瞪羚”企业100家以上
现代交通物流体系
● 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十堰、鄂州等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加快三峡枢纽联运转运、阳逻港联运等67个多式联运重点项目建设
乡村全面振兴
●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 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加强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
社会保障
●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7万套,改造棚户区4.8万套、老旧小区3053个
● 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8万户,完成适老化改造1.5万户
交通投资
● 加快沿江高铁、西十高铁等15个铁路项目建设
● 推进京港澳高速湖北段等26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 天河机场三跑道等5个机场项目开工建设
科创平台
● 加快光谷科创大走廊82个重大项目建设
● 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
● 支持9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行
品牌建设
● 做强“湖北老字号”“荆楚优品”,打造楚茶、楚菜、楚酒品牌,让“湖北制造”誉满五洲、“荆楚味道”香飘四海
区域协调发展
● 支持武汉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支持襄阳、宜昌打造中部非省会城市龙头,推进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南北列阵建设
绿色发展
● 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
●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健康湖北
● 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全国中成药集采联盟中心
● 打造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品牌
● 巩固提升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率
《报告》金句
无论困难挑战有多大,我们都要拿出开顶风船、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意志,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在稳的前提下奋力求进、质量并进。
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作决策听民声、应民意,办事情念民忧、行民盼,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清醒坚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科学的务实举措干事创业。
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以政府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雷厉风行、扎实苦干,确保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