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武昌区徐东路社区,教社区老人们唱英文歌。老人说,跟孩子们一起玩,快乐极了。(何宇欣、钟丽芳、肖郭芳 摄)
自2010年始,国家将每年重阳节所在的月份定为“敬老月”。10月12日,全省“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今年“敬老月”活动的主题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乐享智慧老年生活”,全省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养老孝老敬老助老活动。
启动仪式后,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产业协会等有关单位走访慰问了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失能老人等5名社区老人,为社区老人奉献了一台丰富的文艺大餐,并开展了义诊活动。
根据省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开展2021年“敬老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将广泛开展孝老爱亲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银龄达人秀”老年人风采短视频征集、“乐龄陪伴”典型事迹、孝老爱亲的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宣传等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等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重点对获得“七一勋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以及贫困、失能、高龄、独居、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进行走访慰问;开展“2021年青年志愿者金晖助老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普及健康政策知识,积极开展老年维权活动等。
当前,我省正在开展“爷爷奶奶的智慧生活”系列宣传活动和“智慧助老公益行动”,让更多老年人用得上、愿意用、用得好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敬老月”期间,还将持续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权益保障专题法治宣传、老龄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英雄武汉、灿烂江城”灯光秀摄影等活动。
全省各地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敬老月”活动。武汉以“健康人生路、最美夕阳红”为主题开展了老年节宣传活动;咸宁、荆州分别举办了湖北省第十六届中老年人才艺大赛优秀作品(市州)巡展活动;襄阳举办了“敬老月”新老年文艺汇演,并在襄阳剧院举办第四届重阳大舞台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孝感组织老年人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举办“十大孝子”颁奖;十堰举办“重阳助老”暨首届老年健康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进行了大型义诊、文艺演出和书画展览;鄂州举办九九重阳——第四届湖北省“福寿康宁”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龙华、孙苗)
相关报道>>
养老院内分享幸福往事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10月14日,正值重阳节,悠扬的歌声从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大厅中传出。
这是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文艺汇演。院中老人、院职工和民政部门负责人等欢聚一堂,共享重阳之乐。
老人们统一身穿红色上衣,汇演现场显得格外喜庆。古典舞蹈、湖北大鼓、歌曲串烧等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
最令人难忘的,则是老人们现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我的爱人是华侨,共和国成立后立志回国发展。我们经历过很多年代,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感到高兴,在福利院里,我们非常充实。”老地质工作者华媚春的讲述朴实而又动人。
“我是一名抗日通信员,后又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1942年,我进入武汉市电信局工作,亲身经历了1949年5月武汉解放时保卫电信的守卫战。我已入党65年,会发挥余热,奉献自己的一生。”退休干部李锦和以及桂余琴的讲述,也同样引人入胜,引得不少在座老人眼眶湿润。
老人们的幸福晚年生活,离不开养老条件的日益改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看到,大楼宽敞明亮,集智慧养老、康复、医疗、休闲娱乐为一体。
随处可见的智慧养老设施,更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亮色。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引入了智能床垫、智能助行器、智能导航拐杖、智能轮椅、智能药盒等智能辅助设备。院内,还配备有多个迎宾机器人、导引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路线辅助、语音聊天等服务。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现场,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常住老龄人口有212万余人,将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让江城老人更有幸福感、获得感。(黄磊、张曼舒、郑加俭)
敬老助老办实事——
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老同志心坎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同志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历史的建设者、参与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重阳节前夕,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敬老月”不断推进“我为老干部办实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广大老同志深切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
把关怀送进老同志心里
“有你们陪着聊聊天真好,很快乐。”
近日,在随州市环保局离休干部王先元家中,随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量血压做体检,陪老人看报唱歌,向老人宣传讲解防诈骗知识,与老人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离别时,王先元依依不舍地说。
随州市委老干部局主动对接当地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同志量身定制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套餐。平时,老同志们也可拨打12349便民服务热线,享受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咨询、健康管理、志愿服务等公益服务,或者购买家政服务、维修服务、代买代办等有偿服务。
“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有效满足了离休干部精神慰藉、医疗保健、个人护理等多元需求。
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上门。
省委党校开展重点“敲门行动”,为高龄、病困、空巢、独居老人送医疗、送健康,上门解决老同志房屋年久失修漏水等问题,用心用情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省市场监管局组建慰问小组,来到老同志家中走访慰问,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老同志对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宜昌、襄阳、咸宁、仙桃等地,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通过调研、走访慰问等方式,传递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爱。
解决老同志身边的难事
荆门市鑫苑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年过八旬的李泽贤家住三楼。
“退休后,腿脚越来越不利索,每天上下楼买菜都成问题,就盼着能装一部电梯。”李泽贤说,自己向荆门市委老干部局反映问题后,马上得到重视。
如今,李泽贤所住楼栋的电梯已安装到位,大家上下楼方便多了。
这是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为老同志解难题的一个缩影。
在襄阳市,当地围绕老同志需求,组织3500余名“笑颜义工”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助老服务活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先后在老同志家中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70余次。开展“敲门行动”300余次,为重病、失能、高龄等生活困难离休干部提供精准精细化服务2000余次。
武汉市江汉区委老干部局对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为老同志看病就医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医疗专家团队上门为老同志开展健康体检50余人次。
帮助老同志跨越数字鸿沟
“这堂课真的太实用了,内容新颖,而且便于操作。”
10月11日10时许,在省老年大学4楼阶梯教室,70岁的学员韦祖成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教室讲台上,湖北省老年大学教师张雪琨正在讲课。国家反诈中心APP如何下载?手机使用安全权限如何管理?高德地图、12306等APP适老化功能如何使用……
丰富实用的内容引人入胜,学员们聚精会神,时不时在本子上做笔记。
63岁的陈忠超是省老年大学手机APP班的学员,在课堂学习之余,他还经常在社区教其他老同志操作智能手机。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老同志要有勇气跨越数字鸿沟。”陈忠超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老干部局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他们推出《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让老年生活更幸福》系列公开课,近万名老同志通过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和网上老年大学直播平台收看学习。
全省各地老年大学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智慧助老”开展志愿服务。襄阳市组织老年大学教师、学员志愿者走进10个社区,开展智能手机教学50多场次,受益老同志2500人次。恩施州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帮助老年人熟悉微信功能、行程码使用,学会网上缴纳水电费、下载应用程序、预约出租车等,截至目前已服务14个社区,年底前将实现恩施市主城区社区“全覆盖”。
共享优质老年教学资源
“今天的授课老师,把我们带进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领域,让我们提升眼界、开阔视野,真的非常好。”
10月11日上午,在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道东湖村社区,武汉大学退休职工周明华这样说。
当天,省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送教送学进社区活动,来自省老年大学语言艺术班的教师马贺林,给社区里的老同志们讲了一堂题为《唐诗里的中国》课程。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省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送教送学进社区活动,实行点单教学,为对口联系的东湖村社区开设播音主持、太极拳、楷书基础等专业教学班,更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学习,许多老同志收获满满。
近年来,省委老干部局依托各级老年大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省老年大学组织学员开展重阳笔会、棋会、诗会、文艺“六进”等活动;襄阳市举办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展演暨重阳节文艺演出;十堰市举办“银龄践初心 人间重晚晴”老年健康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让老同志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王际凯、宋建春、翟敏、王梓)
编辑:姚 盼
责编:刘 卫
审核:敬 冉